三角叶风毛菊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 野烟、白牛蒡根、翻白叶(广西)。 基源 为菊科风毛菊属植物三角叶风毛菊的根。风毛菊属全世界有400余种,中国约300种。 原植物 三角叶风毛菊Saussurea deltoidea(DC.)Clarke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80~150cm。茎上部分枝,被蛛丝状棉毛和糠秕状短毛。 下部和中部叶长20~25cm,提琴状羽裂,侧裂片1~2对,长圆形,中裂片大,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顶端尖,基部变狭成楔状翼,有粗锯齿;上部叶渐小,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基部楔形;全部叶表面粗糙,有糠秕状毛,背面有白色绢毛。头状花序单生枝端,直径2.5~3.5cm;总苞宽钟状,长约1.5cm,总苞片5~7层,绿色或顶端紫色,有蛛丝状棉毛,外层卵状长圆形,缘有细齿,内层线形、线状披针形;花序全为管状花,白色,长13~15mm。 瘦果长圆形,黑色,长3~4mm,具4棱,顶端有具齿的小冠毛;白色,羽毛状。花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23页.图666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700~1300m的山坡林缘、路旁、灌丛中。 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缅甸、泰国、老挝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淡、微温,有香气。 功效 健脾消疳,催乳,祛风湿,通经络。 主治 产后乳少,白带多,消化不良,腹胀,小儿疳积,骨折,病后体虚,胃寒疼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9~15g。外用:全草适量捣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