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断臂
儒家树立“节妇”典型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改良女儿经》的李氏负夫骨,因牵断其臂。李氏的丈夫在虢州任司户参见事,不幸死于任上,李氏携子运回遗骨。行至开封欲借宿,店主不纳,将李氏拉到门外。李氏认为手臂被人拉过即为不节,立刻以利斧斩断手臂。这个故事,反映出程朱理学提倡的“节烈观”的反动性,残酷性,把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发展到荒谬绝伦,惨无人道的程度。同时也让我们看清封建礼教对于广大妇女毒害之深。这个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同《二十四孝》中的其他故事一样,几乎家喻户晓,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