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风㾦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风㾦㿔

风㾦㿔

风团发无定处,忽起忽消,来去迅速,瘙痒无度的皮肤病,称为风㾦㿔。见于《诸病源候论》。又称瘾疹,俗称风疹块、鬼风疙瘩。
本病的发生,外因为风邪外客(风热或风寒),内蕴肌表,毛孔阻滞,不得疏泄,郁久不解,化热伤营而致。内因有卫外失固,汗出当风,以及脾胃湿热、血瘀、气血两虚、冲任不调而致。证见先有皮肤瘙痒,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块状风团,时起时消,有的抓后易引起划痕,消退后不留痕迹。临床上常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风热者,风团大片焮红,瘙痒不绝,重则面唇俱肿,汗出受热易起,或见咽干心烦,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数等症。治宜消风清热、和营,选用消风散、银翘散、消风清热饮加减。如风热之邪久郁,风团反复发作,缠月不息者,可用乌蛇搜风汤。
(2)风寒者,风团色淡红或白,见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紧。治宜祛风散寒,用荆防败毒散。日久为卫外失固,受风冷即发,舌淡、苔薄白,脉紧或缓。治宜固卫和营、祛风散寒,选用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固卫御风汤等,虚寒者可加熟附子、制草乌。
(3)脾胃湿热者,皮肤出现风团,伴纳食不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舌苔黄腻,脉滑等症。治宜清热利湿,用除湿胃苓汤、茵陈蒿汤加减。若大便闭结实热者选用升降散、防风通圣散加减。
(4)血瘀者,风团黯红,伴面色晦黯,口唇色紫,或风团见于腰围、表带压迫处,舌质紫黯红,脉细涩等症。治宜活血祛风,选用通经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
(5)气血两虚者,风团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伴食欲不振,夜寐欠佳,神疲乏力,舌体胖嫩质淡,脉细弱等症。治宜补气养血,选用八珍汤、归脾汤加减。
(6)冲任失调者,风团发于月经前后,多伴有月经不调,治宜调摄冲任,选用丹栀逍遥散、二仙汤加减。
外治: 选用苦参、白藓皮、地肤子、白蒺藜、苍耳子、豨莶草或楮桃叶,水煎外洗。此外,可用针刺治疗,选取曲池、合谷、大椎、足三里、手三里、内关、三阴交、血海、间使、百会、中脘、阴陵泉、委中、尺泽、大肠俞等穴位,每次针2~5穴。亦可使用耳针治疗,取荨麻疹点(在耳舟区、肘肩点连线内上1/2处)、神门、肝等,针刺或耳穴埋针或用电针、梅花针治疗。

☚ 药疹   赤白游风 ☛
000194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