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察病指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察病指南诊法著作。宋施发撰。三卷。发字政卿,号桂堂,永嘉(今浙江温州) 人。著有《续易简方论》等。此书系撷取《内》、《难》、《甲乙》有关诊法论述,参考唐宋有关脉学、诊法论著,择要阐释,分门别类,于淳祐元年(1241)撰辑而成。卷上阐述三部脉法及脏腑配属、诊脉法、平脉、病脉及辨三因、定生死脉等。卷中辨七表八里九道脉、七死脉及诊七表相承病法。卷下论述伤寒、温病、热病、水病、消渴、泄泻等二十一类病证之生死脉法,并部分妇、儿病证之生死脉候。所论以脉学为主,且对听声、察色、考味等诊法亦有阐述。为现存较早的诊断学专著。语言简捷,有一定参考和研究价值。有日本正保三年(1646)中野小左卫门刊本,一九三二年中华新教育社石印本,一九五九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察病指南诊断学专著。3卷。宋·施发撰于宋·淳祐年间(1241~1252)。本书取《内经》、《难经》、《甲乙经》及有关脉学,诊法论著参互考订,求其明白易晓、切于实用者分门别类编纂而成。内容以脉诊为主,脉象沿用“七表八里九道”二十四脉分类法,卷下列有审诸病生死脉法。除脉诊外,尚有听声、察色、考味等诊法,是一部现存较早的诊断学专著。1957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察病指南书名。宋·施发撰。是一部现存较早的,以脉诊为主的诊断学专著。共3卷。原始资料多取自《内经》、《难经》、《甲乙经》等。通俗易懂,切合实用。现有排印本刊行。 《察病指南》中医诊断学专著。施发于1241年撰,共3卷。脉象沿有“七表八里九道”24脉分类法,为现存较早的诊断学专著。本书创制33种脉象图,以图示脉。此后6个世纪,法国人马瑞在1860年制成脉搏描记器,才实现以仪器描记脉波形态的理想。 察病指南 察病指南(宋)施桂堂编,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年出版。 ☚ 实用辨证论治手册 (彩图)辨舌指南 ☛ 察病指南chábìnɡzhǐnán医书。3 卷。宋·施发撰。作者取《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有关脉学诊法论著参互考订,选其明白易晓、切于实用者, 分门别类。内容以脉诊为主, 脉象沿用“七表八里九道”分类法, 并有听声、察色、考味等诊法, 是一部现存较早而系统的诊断学专著。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察病指南 《察病指南》《察病指南》系诊断学著作。3卷。宋·施发撰。约成书于淳祐元年(1241年)。作者专心于诊法有年,其主体思想认为诊法必当精审细致,四诊合参。指出“今人往往遗其三而主其一”(亦即单凭切诊)之非。遂取《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及诸家方书、脉学和诊法论著参互考订,选其明白易晓、切于实用者分门别类,内容以脉诊为主,脉象沿用七表(浮、孔、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分类法,并有听声、察色、考昧等诊法。全书内容扼要而系统,作者对古代诊法专著中述理欠明处,亦能参附己意予以发明,为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诊法专著。书中根据作者凭手指觉察出来的脉搏跳动情况,绘制“脉影图”,这是现知最早的脉图。该书曾多次刊行,并有数种木刻本,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 脉诀 诊家枢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