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密县打虎亭汉壁画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密县打虎亭汉壁画墓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壁画、画像石墓。位于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村西,1960至1961年由河南省博物馆发掘。两墓东西并列,相距30米,墓主当为亲属。据墓葬规格,墓主的身份都应是当时的高级官吏。有人根据《水经注》记载,认为西侧的1号墓墓主为弘农太守张伯雅。两座墓均有高大的封土堆,都采用砖石混合结构,形制和结构基本相同。分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南耳室、东耳室、北耳室。1号墓全长26.46米,2号墓全长19.8米。两墓早年被盗,残存少量陶器和铁器残片。两墓均有壁画和画像石,1号墓以画像石为主,总面积达200余平方米。前室两壁为属吏图,中室两壁为侍女图,南耳室四壁分别刻有养老或赈贷图、家畜饲养图。东耳室为庖厨图。东后室则为幔幛高张的墓主家居图和宴饮图。各室顶部,刻有由莲花和菱形图案组成的藻井,其外侧刻满流畅的云气和各异仙禽神兽、仙人、四神等构成的繁缛图案,雕刻技法主要为减地平面线刻、细部饰以准确而流畅的阴线。2号墓以壁画为主,除西后室和侧室外,均绘彩色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壁画的题材内容分布与1号墓画像略同。中室壁画保存较好,南、北两壁各以长7.5米、宽约0.7米的巨大幅面,分别绘出墓主车骑出行图、宴饮百戏图;顶部绘有由芙蕖、方格、卷草组成的藻井;两侧绘有飘逸的云气和各种神兽组成的象征天上世界的巨幅画面。各室的石门上还刻有与1号墓石门相同的图案。两座墓中的壁画,场面壮大,构图严谨,色彩鲜艳。画像石则线条流畅,刀法娴熟,刻工细腻,形象生动,达到了东汉晚期绘画和石刻艺术的第一流水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