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寄题沙溪宝锡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寄题沙溪宝锡院

寄题沙溪宝锡院


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
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这一时期,诗人仕途顺利。嘉祐二年其知贡举,三年又曾代包拯知开封府,五年所修《唐书》 (《新唐书》) 成,颇为得意。诗题中之 “沙溪”,在今福建省中部,为闽江之南源。“宝锡院”,一本作 “宝绩院”。所谓“寄题”,即诗人并没有亲到寺院,而是从异地写诗题赠。
开头两句“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由赞美家乡起笔。诗人没有亲临寺院,也就缺乏对寺院风貌的真切感受,而要作诗题赠,这就很难写出特色。起首两句先写对故乡的怀念。“江西”泛指江南广大地区。因诗人是吉水(今属江西) 人,而寺院位于福建中部,二地相距不远,诗人便选择了这一最佳切入点,一下子就缩短了诗人与寺院间的距离,使人读来有一种亲切感。诗人虽然背井离乡,在外做官,但对故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十分眷恋,并时常向人夸耀,引以为荣。接下六句,分三个层次描述了故乡的美好,亦是沙溪宝锡院所处环境的美好。这正是诗人构思之精细独到处。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二句,写大自然的秋景,这是第一层。“换”,一作“染”。郁郁葱葱的山林,秋霜染红了枫叶,清澈洁白的溪水,随风飘动的金色稻花,红绿相间,银流金飘,色彩绚丽,动静结合,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秋色图啊!
五、六句,“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由赞美恬静优美的溪山秀色转入描述农村生活的朴实真挚。自己酿的酒,自己养的鸡,拿出来款待客人,完全是田家所特有的风味。客人已经醉了,仍然要挽留,表现了真率的心情和诚挚的情谊。自己动手种植苎麻,自己动手织成布匹,这种勤劳朴实的农户人家,到处可见,表现了单纯朴实的农家生活,这是第二层。中间这四句诗,总体风貌是平淡的,但平淡之中蕴含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每句诗都没有费力锤炼之痕迹,另一方面每句诗都并不显得单薄。这四句诗,把恬静秀美的溪山风光和单纯朴实的农家生活、真挚亲切的人情味融成一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最后两句,“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转为写僧人。“无生乐”,指佛家对生死的认识。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应争取涅槃解脱。一般人把涅槃当作死,其实是一种误解。佛教认为人从无始以来,处在不断地轮回业报之中。死后仍需投胎,再生为人,再受痛苦。因此,死并非解脱。只有死后不再投胎,永远不生在这个世界上,才是真正的解脱。因此,佛教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不生”,也就是 “无生”,认为这才是最大的快乐。“坐结跏”,指佛者诵经时的坐法。佛者诵经时,交叉左右足背加于左右胶上,谓之全跏坐,亦称“结跏趺坐”。亦可加左或右之一足于左或右之一胶,谓之半跏坐。另全跏坐又有降魔坐和吉祥坐两种。七、八两句,写山野之僧人能够悟透人之生死,不去追求俗世的各种享受,终日参禅诵经。这两句诗,既是照应前四句所造之景,溪山秀美之处乃佛家理想的清净地方; 又是前四句的反跌,溪山秀美风光和朴实真挚的农村生活并不能打动佛者的虔诚心,自甘整日念佛诵经。此时之山光溪影、林青枫红,却使僧人俗尘洗净,心空性悦,完全皈依于自然与禅宗那完美统一的静美世界的怀抱。
本篇具有极浓厚的诗意。诗人未到寺院,就很难写出寺院的特点,而诗人另辟蹊径,在赞颂寺院、僧人的同时,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角度新,构思巧,为一首别具特色的题赠诗。
☚ 赠无为军李道士(其一)   苏舜钦 ☛

《寄题沙溪宝锡院》

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

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这一时期,诗人仕途顺利。嘉祐二年其知贡举,三年又曾代包拯知开封府,五年所修《唐书》 (《新唐书》) 成,颇为得意。诗题中之 “沙溪”,在今福建省中部,为闽江之南源。“宝锡院”,一本作 “宝绩院”。所谓“寄题”,即诗人并没有亲到寺院,而是从异地写诗题赠。

开头两句“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由赞美家乡起笔。诗人没有亲临寺院,也就缺乏对寺院风貌的真切感受,而要作诗题赠,这就很难写出特色。起首两句先写对故乡的怀念。“江西”泛指江南广大地区。因诗人是吉水(今属江西) 人,而寺院位于福建中部,二地相距不远,诗人便选择了这一最佳切入点,一下子就缩短了诗人与寺院间的距离,使人读来有一种亲切感。诗人虽然背井离乡,在外做官,但对故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十分眷恋,并时常向人夸耀,引以为荣。接下六句,分三个层次描述了故乡的美好,亦是沙溪宝锡院所处环境的美好。这正是诗人构思之精细独到处。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二句,写大自然的秋景,这是第一层。“换”,一作“染”。郁郁葱葱的山林,秋霜染红了枫叶,清澈洁白的溪水,随风飘动的金色稻花,红绿相间,银流金飘,色彩绚丽,动静结合,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秋色图啊!

五、六句,“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由赞美恬静优美的溪山秀色转入描述农村生活的朴实真挚。自己酿的酒,自己养的鸡,拿出来款待客人,完全是田家所特有的风味。客人已经醉了,仍然要挽留,表现了真率的心情和诚挚的情谊。自己动手种植苎麻,自己动手织成布匹,这种勤劳朴实的农户人家,到处可见,表现了单纯朴实的农家生活,这是第二层。中间这四句诗,总体风貌是平淡的,但平淡之中蕴含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每句诗都没有费力锤炼之痕迹,另一方面每句诗都并不显得单薄。这四句诗,把恬静秀美的溪山风光和单纯朴实的农家生活、真挚亲切的人情味融成一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最后两句,“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转为写僧人。“无生乐”,指佛家对生死的认识。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应争取涅槃解脱。一般人把涅槃当作死,其实是一种误解。佛教认为人从无始以来,处在不断地轮回业报之中。死后仍需投胎,再生为人,再受痛苦。因此,死并非解脱。只有死后不再投胎,永远不生在这个世界上,才是真正的解脱。因此,佛教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不生”,也就是 “无生”,认为这才是最大的快乐。“坐结跏”,指佛者诵经时的坐法。佛者诵经时,交叉左右足背加于左右胶上,谓之全跏坐,亦称“结跏趺坐”。亦可加左或右之一足于左或右之一胶,谓之半跏坐。另全跏坐又有降魔坐和吉祥坐两种。七、八两句,写山野之僧人能够悟透人之生死,不去追求俗世的各种享受,终日参禅诵经。这两句诗,既是照应前四句所造之景,溪山秀美之处乃佛家理想的清净地方; 又是前四句的反跌,溪山秀美风光和朴实真挚的农村生活并不能打动佛者的虔诚心,自甘整日念佛诵经。此时之山光溪影、林青枫红,却使僧人俗尘洗净,心空性悦,完全皈依于自然与禅宗那完美统一的静美世界的怀抱。

本篇具有极浓厚的诗意。诗人未到寺院,就很难写出寺院的特点,而诗人另辟蹊径,在赞颂寺院、僧人的同时,还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角度新,构思巧,为一首别具特色的题赠诗。


寄题沙溪宝锡院 - 佛道圣经文学 - 可可诗词网

寄题沙溪宝锡院

 

欧阳修


 为爱江西景物嘉,闲身长置在烟霞。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杼遍山家。
 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沙溪宝锡院,寺院名,故址即今之“西阳宫”,位于江西永丰县城南140里的欧阳修故里沙溪镇南。本诗作于宋嘉祐五年(1060),作者时年54岁。在欧阳修54年的生活历程中,可以说是历尽坎坷,他自幼家贫而孤,入仕后又几次被贬,他才高气盛,正义感很强,但在官场中却多次受人诬陷排挤,屡遭挫折。所以他在晚年时,一方面忧国忧民,另一方面却又畏谗畏罪,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身在官场而心却向往着自然。本诗所反映的正是作者的这种心情。
 “为爱江西景物嘉,闲身长置在烟霞。”作者写这首诗时是他在政治上比较得意的时候,他刚刚撰成《新唐书》献给皇帝,皇帝非常欣赏,和太后一起接见了他,并加官进爵以示褒奖。但作者想到的不是乘时驰骋,飞黄腾达,而是想为了欣赏家乡的如画风光,动了永远归隐,不再出山的念头。酷爱山水,酷爱自然,对作者来说是由来已久的。早在15年之前他就这样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由此可见自然山水是何等的令他陶醉,那么在这里他想“闲身长置在烟霞”就不足为奇了,而且他最后又是终于致仕归隐,可见其态度是认真的,并非是随便说说而已。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作者这两句写的是江南水乡秋天的景色:这边是过霜之后的枫叶火样红,“霜叶红于二月花”,那边稻花飘香,河水澄明如镜。从这里似乎传来了令人陶醉的丰收气味。“民以食为天”,只要收成好,年景佳,这里的世界就充满了欢乐。所以,作者才接着写道: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杼遍山家。丰收之后,有了粮食,淳朴善良的村民为了还乡的醉翁不惜一切,酿出最好的酒,杀了下蛋的鸡,而且既醉之后,便留下住宿,这是白天的事情。到了晚间,醉翁醒来,信步而出,听到的是从家家户户传来的有节奏的织机织布之声。所有这一切,似乎能给读者一个画外音: 这里的景色是天下最美的景色,这里的人民又是天下最淳朴善良,最勤劳勇敢的人民。
 “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在本诗的结尾之处,作者写了一位和尚,他不是德高望重、有学问有修养的大师长老,而是一个山野村僧,况且是独自一人,但对信仰却异常的坚定不移,达到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无生之境,每天虔诚的修禅打坐。可见在这里自然环境的熏陶之下,在这里善良人民的感染之下,就连野僧也是何等的坚贞,何等的自信!作者实际上又在暗示,他要 “闲身长置在烟霞”就是因为他喜欢这里的一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