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宸濠之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宸濠之叛 宸濠之叛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宁王朱宸濠于南昌发动叛乱。朱宸濠为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之后。弘治十年 (1497),嗣宁王位。朱宸濠极力谋求发展自己的势力,为夺取最高权力作准备。他与诸倖臣权要相勾结,并不断向明武宗献媚,讨其欢心。在地方强夺田宅子女,养盗劫财,恣意行事。知明武宗无子,东宫未立,有意将儿子过继入嗣。正德十四年,御史萧淮上疏弹劾宸濠。明武宗即派驸马都尉崔元、都御史颜颐寿等,携带圣旨前去,收其护卫,令其归还所夺官民田。六月十四日,朱宸濠以庆祝生日为由,设宴招待地方官,乘机将地方官包围起来,声称奉太后密旨,令起兵入朝。巡抚江西副都御史孙燧和江西按察司副使许逵不从,皆被杀害。巡按御史王金、布政使梁宸、参政王纶以下,咸稽首呼万岁,归附宸濠。宸濠以李士实、刘养正分任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兵号称十万,释狱囚,收库藏,遣人分诣诸郡邑,夺印起兵。朱宸濠自率大军,直扑安庆。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即与吉安知府伍文定等急檄各府州县,集兵会剿。王守仁先克南昌,又邀击朱宸濠回援南昌之师,大败之,朱宸濠及李士实、刘养正、王纶等皆就擒。前后一月余,叛乱被平定。明武宗为达到南游目的,于八月下旬决定 “亲征”。月底 “亲征队伍抵涿州”,王守仁报告已将朱宸濠擒获。武宗将此奏疏秘而不宣,继续南行。十二月底到达南京。正德十五年,明武宗在南京举行受俘仪式,然后北返。十二月在通州处死朱宸濠。 ☚ 曹石之变 寘𫕋之叛 ☛ 宸濠之叛明宗室宸濠,太祖五世孙,其四世祖权,初封大宁,永乐元年(1403)徙南昌。武宗无子,宸濠企图入继大统。先以重赂结太监刘瑾,后又勾结钱宁。倚恃朝中有人,霸占民田,掠夺民女,抢劫财货,搜罗亡命,私造兵器,蓄谋反叛。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发动叛乱,攻克九江、南康,顺江而下,进攻安庆。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率军克南昌,宸濠撤兵回救,被守仁军击败,宸濠被俘,次年斩首于通州。从起事到被俘前后四十三天,史称“宸濠之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