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邮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邮之战

 至正十四年(1345)正月,张士诚在高邮建立大周政权后,对元朝发起了新的攻势。是年六月,破扬州城,声势大震。这样,京杭大动河已被切断,江南的岁贡及税粮都有断绝的危险。元顺帝十分惊慌,决定派脱脱率大军进攻高邮义军。九月,脱脱率领诸王、各省军马,甚至连西域、西番也派兵来助,所以号称百万,好不威风。十一月,元军将高邮包围得水泄不通。此时,元顺帝听信中书右丞哈麻等言,下令削夺脱脱的兵权和官爵。由于临阵易将,元军大乱,张十诚打开城门,乘机出击,大获全胜。百万元军,一时四散,无所从者,多投红巾军。高邮之役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重要转折点。战前,元朝在镇压红巾军时很得手,不仅迫使刘福通缩小了活动范围,而且占领了徐寿辉天完政权的都城,高邮也已指日可下,但由于元朝内部的互相倾轧,结果反而不战自溃,自取灭亡。从此,元军几乎失去了镇压农民起义的能力,相反,起义军却从劣势转变为优势,重新壮大了自己的队伍,从至正十五年(1355)开始,进入了农民起义的新时期。

高邮之战

❶唐武则天时唐军击败徐敬业起兵的决定性战役。武后光宅元年(684年)九月二十九日,徐敬业据杨州起兵,以匡复卢陵王为号召,发布檄文,讨伐武氏,遣兵占据润州(今江苏镇江)。武则天闻敬业举兵反,遣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将兵三十万讨之。徐敬业闻孝逸兵将至,乃自润州回军拒之,屯军于高邮(今属江苏)之下阿溪(即石梁河)。同时遣其弟敬猷逼淮阴(今属江苏),另遣别将韦超与尉迟昭屯都梁山(今江苏盱眙县西南五十里),分兵据守之。其谋主魏思温叹曰:“兵忌分,今敬业不知扫地渡淮,率山东士先袭东都,吾知无能为也。”李孝逸军至临淮(今江苏泗县东南),其偏将雷仁智与敬业军战,不利。孝逸惧之,按兵不进。武后又增遣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大总管讨伐敬业。诸将议定先破敬猷、韦超,然后进图敬业。十一月十三日,官军破敬猷、韦超之后,集中兵力来攻敬业。孝逸使诸军渡溪攻击,屡战不利,欲率军引退。监军殿中侍御史魏元忠与行军管记刘知柔进计孝逸:风顺荻干,此火攻之利。孝逸从之,因风纵火。敬业置阵既久,士卒多疲惫顾望,不能成阵,惧火烧,遂大溃败。被斩首七千级,溺死者甚众。敬业等轻骑奔江都,携妻子奔润州,将入海逃往高丽,追兵后至。至海陵(今江苏泰安)其将王那相斩敬业、敬猷及骆宾王来降。扬、润、楚三州悉平。敬业起兵,历时仅月余即告败灭。
❷朱元璋与张士诚间一次战役。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朱元璋发动了夺取两淮的战争。继攻占泰州(今江苏泰县)之后,派徐达攻高邮。张士诚为分散进攻高邮的兵力以救高邮,派兵攻宜兴。十一月,朱元璋命冯国胜继续进攻高邮,徐达率精兵增援宜兴,大败张士诚后,又还攻宜兴。张士诚派徐义赴援,徐义屯驻太仓不进。二十六年正月,张士诚布军企图进攻江阴,朱元璋闻讯自率军赴援。张士诚撤军,朱元璋派康茂才率水军追击,大败张士诚军。与此同时,徐达督军猛攻高邮。二月,攻占高邮。继又攻占淮安、兴化。至此淮水流域张士诚所据各城,均被朱元璋攻占。

高邮之战

❶唐武则天时唐军击败起兵伐武之徐敬业军的战役。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徐敬业起兵于扬州、润州(今江苏镇江)、高邮地区,被唐30余万军队仅月余彻底镇压。
❷朱元璋与张士诚之间一次战役。1365年10月朱元璋为夺占两淮地区,派徐达攻高邮,与张士诚展开了许多战斗。至正二十五年(次年)二月,朱元璋攻占了淮水流域张士诚所据各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