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与取出术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与取出术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与取出术计划生育措施中,宫内节育器(IUD)使用最广,放置与取出的操作步骤也较简单,但技术性甚强。手术是否细致直接影响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须由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❷根据产次情况选择。未产者子宫颈管较紧,且子宫易因刺激导致收缩产生疼痛,故应选择体积较小或型号小者为宜。 ❸原有经量稍多者,用含孕酮宫内节育器为宜,以减少出血量。 ❹曾有带器妊娠者,则改用带铜节育器。因脱落而再次放置者,则换用V形、节育花或T形节育器,因这些类型符合子宫腔形态,脱落率较低。若只有一种类型节育器,则频脱者改用小号,而带器妊娠者改用大号。 ❺要求长期使用者,以金属圆环为宜。 ❻根据术者放置技术熟练程度及受术者的要求而选择。因术者如对某一类型节育器放置技术熟练,往往节育器的脱落率低、副作用轻。受术者对某一节育器类型具有信心,就易耐受其副作用。 术前准备 应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月经史与生殖道炎症史,以及结合病情作必要的化验或检查,并作好宣教工作。着重介绍放置IUD后可能发生的常见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可提高IUD的效果或续用率。器械消毒,金属类可用煮沸或高压消毒,亦可浸泡于75%酒精中。塑料IUD可用75%酒精或1‰新洁而灭液浸泡30分钟,浸泡后用灭菌水冲洗。注意金属类勿与碘酒接触。 放置方法 仔细复查子宫大小及附件区有无异常,然后进行手术。基本步骤为: ❶用子宫颈钳挟住子宫颈前唇正中部位,勿钳入子宫颈管内,以免阻碍子宫颈管的操作及损伤子宫颈内膜组织。 ❷依水平方向向外牵拉子宫颈钳,以伸展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弯曲度,有利于操作,并可预防子宫穿孔。用左手固定子宫颈钳。 ❸用子宫探针顺子宫腔方向探达子宫底,测子宫腔深度,并向两侧摆动,估计子宫腔宽度。如有横径测量仪,则同时测子宫腔的直径及横径。 ❹一般不需扩张子宫颈管,但未产妇或子宫颈管较紧的或选用麻花环、节育花者,则需扩张子宫颈管至6号。 ❺放置IUD。 ❻放置完毕后,节育器的尾丝在宫颈外口只留1~1.5cm。人工流产后放置节育器者,留尾丝1cm,因子宫复旧后,子宫腔缩小时,留下尾丝过长,易引起节育器下降或脱落。 ❼观察无出血,即取出子宫颈钳及窥阴器。 各种类型IUD的放置术基本相同,但具体操作时,因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我国常用的IUD放置步骤: 环形宫内节育器放置示意图 (1)环形节育器: 包括不锈钢圆环及麻花环。放置器有叉形、钳形两种。用叉形放置器时,将环上缘放在小叉内,环骑在叉之上方,环的平面与子宫腔平片一致,然后顺子宫腔方向轻轻送入,直达子宫底后,将放置器轻轻后退至近子宫颈内口处,再向内轻推环之下缘,使环位于子宫腔底部,再取出放置器。此时注意放置器在子宫腔中深度,可以估计环形节育器下缘与子宫颈外口间距离,进一步肯定IUD在子宫腔中的位置是否正确。若用钳形放置器时,同样将环上缘挟入顶端的小槽内,当送达子宫底后,将钳放开,后退0.5~1cm后,重又合拢并将钳继续后退,退至近子宫颈内口时,向内轻推环下缘,再取出放置器。 (2)带铜V形节育器: 管型放置器有套管及中轴两部分。一手持节育器横臂两远端,另一手向下牵拉尾丝,即可折叠两角,再放入放置器的套管内,注意尾丝的线结应在中心扣的下方,以免套住横臂近端而影响横臂的弹开。放置器的中轴由另一端插入套管内,使其顶端触及IUD的尾端。将载有V形IUD及中轴的套管顺子宫腔的方向送入宫内,达子宫底中央部,固定中轴位置,将套管后退,估计后退至节育器下端时,将中轴轻轻向上顶送,使IUD妥贴放置于子宫腔中,再取出套管及中轴。
(3)带铜T形节育器: 用管型放置器。将IUD的纵臂插入套管内,横臂露于套管外,插入中轴,顶端接触纵臂下端,顺子宫腔方向送入,达子宫底中央后,固定中轴,套管轻轻向后退出,再取出中轴。 (4)节育花: 用弹入式管型放置器。将三个花瓣折叠在一起插入套管内,使花瓣端少许露出套管口,然后插入中轴,触及节育花的尾端。顺子宫腔方向送入放置器,达子宫底后向外退出1cm,再将中轴向前顶1cm,然后将套管与中轴同时退出,节育花即被弹入子宫腔中。 术时应注意: 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送入放置器时,切勿触及阴道壁。用叉形放置器时,勿叉在环丝的结合处,而应放在它的对侧,以防环断裂或变形。 ❷送入子宫腔时,切勿中途停顿,以防环从叉上脱落。若遇阻力而停顿时,应取出重放。 ❸V形或T形节育器送入子宫腔时,套管必须送达子宫底的正中部位,且使节育器的平面与子宫腔平面一致,以防节育器倾斜或扭曲。 ❹哺乳期子宫小而软,子宫壁薄而脆,容易发生穿孔,故操作宜轻巧谨慎。 ❺不论何种IUD,如放置时遇有困难,应立即退出。必要时扩张子宫颈管或换用小号IUD,切忌强力顶送,否则易引起子宫穿孔或损伤子宫颈。 ❻凡探针探查子宫腔或放置器放入时,其深度超过估计的子宫大小时,提示可能有子宫穿孔,应立即停止手术。可用保守疗法,严密观察之;损伤较严重,或伴有内出血症状或疑有脏器创伤者,宜手术修补(见“宫内节育器并发症”)。 术后注意事项 ❶做好放置节育器后的宣教工作,介绍常见的反应,如少量阴道出血、小腹不适等症状,约3~7日可逐渐自愈。若出血多或腹痛剧者应随时诊治。 ❷术毕有小腹痛明显者,可能为子宫收缩痛,可给一般止痛剂如阿斯匹林类药物。 ❸术后休息2日,一周内不作重体力劳动,二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保持外阴清洁。 ❹放置后三个月内,在经期或大便时注意IUD有否脱落。 ❺对子宫颈有糜烂或操作时间长者,给抗炎治疗,防止感染。 ❻置环后须嘱受术者按规定接受随访。 为便于随访资料的累积、统计和利用,本文末附《宫内节育器放置、随访及取出记录表》以供参照。 宫内节育器取出术 其适应证为放置期限已到而需调换者;因副作用或并发症经治疗无效者;计划再生育者;改换其他避孕方法或绝育者; 已绝经一年以上者。取出的时间以月经后3~7日为宜。带器妊娠而作人工流产者,则于术时取出。带器妊娠至足月者,一般于胎盘娩出时IUD同时排出;若未见排出,可作子宫腔探查取出。 术前准备 术前了解所放置的节育器类型及确定节育器是否在子宫腔内;带有尾丝的节育器,可检查尾丝是否在子宫颈口,如不见尾丝或不带尾丝的IUD,应作X线透视或摄片,以肯定节育器是否在子宫腔内,亦可用超声仪探测之。作妇科检查详细了解子宫位置、大小并排除生殖道炎症;如有阴道炎、子宫颈重度糜烂等,应于治疗好转后始可作IUD取出术。带有尾丝的IUD可在局部消毒下用长血管钳夹住尾丝轻轻向外牵拉而取出,一般无困难。若遇阻力或无尾丝者,则用下述一般取出方法。 取出方法 用探针探查子宫腔大小、方向及IUD的位置。如为环形IUD,用取环钩平放入子宫腔底部,触及节育环。若节育环位于环钩前方,则将环钩转向前,否则向后,钩住环的下缘,轻轻向外钩出至子宫颈内口时,再将环钩转成平位,以防损伤子宫颈管。如为V形、T形节育器或节育花尾丝断裂,亦可用取环钩同法取出。T形IUD有时不易钩出,则扩大子宫颈至8~9号,然后用小卵圆钳取出。 术时应注意操作必须轻柔、准确;用探针或取环钩不能清楚地触及IUD时,不宜反复搅动、损伤子宫内膜,增加取出困难,甚至可发生子宫穿孔。必要时可在X线透视下操作或暂予观察,待下次月经净后再取出。疑有IUD异位的处理方法,参见“宫内节育器的并发症”条目。术后休息1日,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两周,并落实今后计划生育措施。 附: 宫内节育器放置、随访记录表 宫内节育器放置随访记录表 编号 ☚ 宫内节育器所致子宫内膜变化 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