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宫中养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宫中养鹰 宫中养鹰鹰有许多种属名目,如“雕”、“角鹰”、 “鹘”、 “”、 “白兔鹰”、 “散花白”、 “白鸽”、“白唐”、“青斑唐”、“荆窠白”、“漠北白”、“房山白”、“渔阳白”、“黑早鸝”、“白早鸝”等等。清宫中的鹰鹞是由东北地区进献上来的 康熙 (1662—1722) 年间,宫中设有鹰房,饲养鹰鹞,用以围猎乾隆十一年 (1746) 改鹰房为养鹰鹞处,除养鹰鹞外,也养猎狗,又称鹰狗处。清人昭梿《啸亭续录》卷一上说: 鹰狗处开始设在东华门内长街。嘉庆七年(1802)奉旨迁往东安门内长房。养鹰鹞处以王公、御前大臣、侍官等官3人管理,协办事务兼“鹰上”统领2人 (副都统1人,二等侍卫1人),正副头领各5人,笔帖式3人。所属有内、外养狗处,共有正副头目16人,笔帖式3人。另有鹰厂设在西直门法华寺庙内,厂里建有精致的雕笼,专供饲养鹰鹞鵰之用。每座鵰笼各面阔、进深396厘米,柱高一丈,五檩挑山。笼内放置一个直径100厘米、高33厘米的40斤木盆,用以投放饲料和饮水。由于饲养鹰鹞数量的增加,有时雕笼不足,赶忙添制。鹰鹞入笼饲养之前,须由养鹰鹞处行文内务府营造司,要求修理或添造雕笼。若所养之鹰鹞出笼,仍由养鹰鹞处知会内务府营造司,将多余的雕笼派人查收。鹰鹞天性以肉为食。据清乾隆年间“养牲底簿” 记载: 雕鹰每只每日食用羊肠10两,鹞子每只每日食用6只麻雀。每逢清帝巡幸木兰行围射猎之日,也是鹰鹞大显身手、一展雄姿之时。在万人狩猎队伍中,养鹰鹞处的官兵鹰手披弓架鹰,北上随围。 ☚ 宫中促织 内宫豢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