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客观主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客观主义←→主观主义kè guān zhǔ yì ← → zhǔ guān zhǔ yì

客观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所使用的认为主观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的观点。
主观主义: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从主观愿望和臆想出发来认识和对待事物的唯心主义的思想作风。
【例】 我们的哲学观是客观主义。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

客观主义

新闻学观点之一。主张客观地报道外界发生的事实,在叙述、分析新闻事件时,不掺杂记者个人的主观倾向。参见“新闻业务”中的“客观报道”。

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

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所反对的新闻写作中的一种倾向或表达方式。1948年10月10日,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的长篇报道。10月13日,中央宣传部为此下达指示,指示批评说:“全篇三分之二以上的巨大篇幅都是极乏味地而且极零乱地用于详细列举各区各种灾情,(甚至把鸡瘟和狼咬人都搜罗在内)构成一幅黑暗的图画,使人读后感到异常沉重的压迫。华北全区今年秋收既然平均有七成,我们就应当着重从积极方面宣传这是战胜灾荒的巨大成绩”。指示指出:“忽视积极的鼓舞乃是我们的宣传工作中所不许可的客观主义倾向的一种表现。第二,这种客观主义倾向更严重地表现在对于灾荒原因的分析上。”(《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册第205页,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此后,“客观主义”作为一种贬意概念,经常出现在党内外的新闻批评文章中。从《指示》的行文中可以归纳出客观主义的两点含义:(一)在报道阴暗面时,罗列了大量事实而没有表现积极的方面以及取得的成绩,没有给人以鼓舞。(二)在分析阴暗面时,只讲表面的原因,而不从根本上分析,使这种分析有利于敌人。而以上这两种表现出现的原因,是把共产党机关报的立场降低到普通不觉悟的老百姓的立场上去了。有的新闻学者认为,要区分什么是客观报道和客观主义,否则会出现以下情况:对待天灾人祸等阴暗面的事件,要么封锁消息,不予报道;要么只讲抢险救灾,丧事当作喜事办,有关灾祸本身的情况(责任、损失、处理等等)都视为“消极面”而一概回避。
客观主义追求的是“纯客观”,反对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排斥记者对事实的分析和选择,自诩站在“不偏不倚、不党不私”的立场上说话。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立场。客观主义不等于客观性,前者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折衷主义,想以“纯客观”的口号反对真正的客观报道,把新闻报道拉向超功利、超阶级的写实主义。客观报道实际上是有立场、有见解的,只不过记者通过客观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到的事实,把自己的立场在事实中隐蔽起来,使其成为无形的意见。如果按照客观主义的要求,不仅排除了报道立场,而且连新闻的真实也给毁掉了。因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对事实排除任何选择和分析,必然导致玩弄实例的陷阱,以“小真”掩护“大假”,或以枝节问题冒充重大问题,使社会问题的真相被蒙蔽。客观主义所能达到的真实,最大限度是一人一事一物的真实,当转向对重大事件和整个社会倾向的报道时,它的主张就变得十分荒诞了。

☚ 逆反心理   客观报道 ☛

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

通常指标榜“超阶级”、“超党派”地分析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资产阶级观点。其主要特点是:反对阶级分析,把科学性同阶级性、党性对立起来。人们在观察和认识社会现象、解决和处理问题时总离不开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纯客观的态度实际上是没有的。因而,尽管马克思主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承认“纯客观”的态度。用虚假的“纯客观”态度和方法来显示自己分析研究社会现象的“公正”、“无私”,是资产阶级的常用手法,也是其阶级性和党性的表现。马克思主义者有时也在唯物主义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此时其含义同“主观主义”相反,指把主观意识看作客观存在的反映的观点和在研究社会现象时从实际情况出发、力图超出个人情感和认识局限的态度。

☚ 突变论   客观主义者 ☛

客观主义

objectivis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