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仁宗认母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仁宗认母传 仁宗认母传全名《新刊全相说唱足本仁宗认母传》。明词话话本。刊本未具刊刻年代及堂名,但与成化年间永顺堂本《包待制出身传》、《陈州粜米记》等的字体、版式相同,故可断定为同一时期同一书铺所刊。述宋仁宗时,包拯陈州放粮回京,经桑林镇,有一乞婆前来告状,谓是仁宗生母西宫李妃。当年李妃生男,南宫刘妃生女。刘与六宫大使郭槐合谋,将男女婴互易。李妃见女婴惊吓失手,致跌死女婴,被囚冷宫,刘妃则晋为皇后。仁宗即位,释放宫娥,李妃亦出宫,沦为乞婆。李妃并举仁宗左手有“山河”两字、右手有“社稷”两字为证。包拯回朝,果见仁宗双手有此四字,乃向仁宗奏明李妃事。仁宗命西台王御史审讯郭槐。太后向王行贿,为包拯查获,乃设计由仁宗扮阎王,包拯扮判官,夜审郭槐,诱使供出真情。仁宗乃亲迎生母入宫,处郭槐以极刑,刘后则因李后说情免罪。元杂剧《抱妆盒》、明传奇《金丸记》情节与词话略同,清人小说《三侠五义》则将男女婴互易改为用狸猫换李妃子,致李妃以产妖异罪贬入冷宫,其馀情节也不尽相同。 ☚ 陈州粜米记 断曹国舅公案传 ☛ 仁宗认母传词话。明佚名撰。一卷。成书年代不详。约一万字。是书内容讲唱宋仁宗年间,包公陈州粜米,归京途中,有一贫婆状告皇上不认亲生之母,此贫婆即仁宗生母李妃,经包公查审,始知刘太后当年陷害李妃,抢走太子,致李妃冷宫受苦,流落民间。包公携李妃回京,设计令仁宗得知刘太后非亲生之母,仁宗与包公装神弄鬼责审六宫大使郭槐,郭吐露当年害李妃实情。仁宗怒斩郭槐,李妃被接回宫廷,母子相认。故事有一定历史影子,更据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敷衍成篇,情节曲折生动,暴露出宫廷内部深刻矛盾,有一定认识价值。有明成化年间刊本,一九七三年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博物馆影印《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本,一九七九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影印上述《丛刊》本。 仁宗认母传 仁宗认母传全名 《新刊全相说唱足本仁宗认母传》。说唱词话。作者不详。有明成化年间刊本。写宋仁宗时,包拯陈州放粮回朝,遇仁宗生母李妃告状,从而审明刘妃、郭槐陷害李妃事。故事与《包公奇案》的《狸猫换太子》基本相同,但词话中郭槐用以调换太子的为一女婴,救出太子的则为后宫张园子。刊本也是最早的词话本之一。 ☚ 五代史平话 张文贵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