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客家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客家人 客家人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 (13世纪末) 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以粤东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县最为集中。尚有部分分布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岛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领导太平天国革命的洪秀全即为居住在广西的客家人。语言保留较多的汉语古音韵,称“客家话”。 ☚ 代迁户 逃户 ☛ 客家人已迁居南方,至今仍保持中原古文化特色的中原移民。所谓“客家”是相对原有的当地“土著”居民而言的,客家人的祖先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族居民。自秦汉以后,因自然灾害频繁无法生存,或逃避战乱等迁往今广东省东部和北部,并且定居下来。此外,海南、福建、广西、台湾、湖南、四川等省区也有部分类似的居民。客家人定居南方后,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思想,同当地土著居民一道开发、共同生活。但一部分成批迁移的客家人聚族而居,生产、生活相对封闭,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中原古代遗风。其文化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上表现为具有中原古音特点又大量吸收外来语言、词汇的客家方言,声母送气音较丰富,古全浊声母不分平仄,z、c、s和zh、ch、sh大都不分,鼻音声母比较丰富,韵母中没有撮口呼,声调一般有6个,平、入各分阴阳两个,上、去声不分阴阳;(2)聚族而居,讲究祖根,宗姓观念重,不忘故土,风行“二次葬”;(3)特殊的居民建筑:闽西是围龙屋室式,粤东“三堂两横一荫城”;(4)适应山区生产、生活,又保持中原古汉人特色的服装、饮食和起居习惯;(5)由移民实践创造出真正当家作主的客家妇女;(6)耕读结合,重视文化教育;(7)充满山区情调的客家山歌和谚语;(8)风行多种信仰,极端迷信鬼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