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审计监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审计监督shěn jì jiān dūконтрóль со сторон ревизиóнных óрганов

审计监督

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国家财经法规、方针政策,运用专门的程序和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监督、评价和公证活动。审计监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审计监督形成制度。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工作制度,其中以英国的审计制度最有影响和最有代表性。我国审计监督的最早出现于尧舜时期,西周时期,随着国家制度的形成和完备,审计监督制度也初步确立。北宋时期,设立了“审计司”。民国时期,在监察院下设审计部。由于旧政府的腐败,审计监督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人民政权就开始建立审计制度,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等各级审计机构,在保障革命战争所需的财力、物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审计制度。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设立审计局。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是:对政府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监督是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表现在:(1)组织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必须单独设置,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之外,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依法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任何人不得干涉和阻挠。(2)业务上的客观性。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不介入经济业务,与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事项既无利害关系,也无责任关系,在审计过程中,可以客观地、不带偏见地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公正的结论。(3)法律上的权威性。审计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审计职权也由国家依法赋予,审计行为以国家法律为依据,审计报告、结论、决定等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审计监督是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它不仅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监督,而且对其他经济业务监督活动实行再监督。审计监督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审计监督

国家各级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对各级财政收支以及有关单位、组织的财务收支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国家实行经济财政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审计监督,检查经济活动,纠正和处理违法行为,严肃财经法纪,加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和管理。在中国,审计监督的范围包括: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同国家财政有关的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

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

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各行政机关和财政金融机构以及国营企事业组织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以及会计行为是否合法、恰当、真实和正确进行审查与督促的一种活动。其最低目标在于确定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对财务实绩提出公正的评价; 其最高目标是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其方法有:
❶盘存。检查货币资金、产成品、商品和其他物质的完整程度。
❷凭证检查。确定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及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❸鉴定和实验分析。其方式有事前审计、事后审计和事中审计。

☚ 社会监督   工商监督 ☛
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

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各行政机关和财政金融机构以及国营企事业组织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以及会计行为是否合法、恰当、真实和正确进行审查与督促的一种活动。其最低目标在于确定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对财务实绩提出公正的评价;其最高目标是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其方法有: (1)盘存。检查货币资金、产成品、商品和其他物质的完整程度。(2)凭证检查。确定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及财务报表的可靠性。(3)鉴定和实验分析。其方式有事前审计、事后审计和事中审计。

☚ 社会监督   工商监督 ☛

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

由国家授权的机关和人员,通过对会计的审查来实现对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一种法律监督形式。其特征是: 第一,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之外的第三者,包括法律规定的审计机关、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和经政府主管机构批准和注册的社会审计或会计组织。第二,监督的客体是会计。审计监督的任务在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监督。第三,审计监督是一种间接控制手段。它是通过对会计的审查而监督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 审计法   审计机关 ☛
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

是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审计监督是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活动。我国宪法中专门规定并赋予审计监督权。审计监督是独立的、专门的、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地位比较超脱。审计监督不同于财政、税务、金融等其他专业经济监督,因其都是经济业务部门而兼有监督职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审计监督不仅要对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等活动进行监督,而且还要对各专业监督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审计监督充实和完善了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确保我国的经济监督体系的有效运行。

☚ 审计对象   审计目标 ☛
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

审计部门依据国家法律和财政经济规章制度,客观、公正、独立地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的过程,是经济监督的组成部分。有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之分。我国审计监督的基本原则是: (1) 全面、综合的原则,审计范围包括参与国家财政财务经济活动的一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 (2) 服务与监督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又要查清问题,揭露矛盾,进行必要的经济制裁; (3) 群众路线的原则,要依靠和组织群众,使审计监督活动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4)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国家和地方各审计机关可依据不同情况,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某项资金进行专门审计,也可对某一部门、某一企业进行全面审计。

☚ 审计   受托责任 ☛
000081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