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斋学派
清代以章学诚为代表的学派。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人。少读典籍,尤好史学,从刘文蔚、童钰、朱筠游,学益宏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官国子监典籍。先后主讲定武、莲池、文正等书院。一生主要从事讲学、著述和编定古志的工作,于史学贡献最大。提出“六经皆史”的说法,谓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否定六经为载道之书和守六经以言道。主张史学为经世之学,孔子之功莫大于《春秋》,正因其切合当时人事,后之言著述者舍人事而言天性,不足以言史学,认为学为实事而文非空言。在历史观上,认为社会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的趋势,一切典章制度的建立,一代风气的形成,并非少数人智力的作用。故道者,非圣人之所能为,皆其事势自然,渐形渐著,不得已而出之。其代表作为《文史通义》,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并称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名著,章氏也因此被梁启超称为“历史哲学家”。学诚的私淑弟子为姚振宗,交游者有戴震、任大椿、邵晋涵、王念孙、洪亮吉、刘台拱、吴兰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