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实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实录

实录

古代朝廷大事之记录。一般以各个皇帝在位之年为起迄,按年编纂。因实录其事,不加删夺,故名。始于南朝梁周兴嗣等编《梁皇帝实录》,记梁武帝事。唐代以后,继嗣之君必敕史臣修实录,沿为定例。资料丰富,常为修史者所采用。但由于是当代人奉敕编修,忌讳颇多,虽曰“实录”,亦有与事实相出入处。又私人记载祖先事迹,间亦称“实录”。如唐李翱有《皇祖实录》等。

☚ 语录   长编 ☛

实录

 历朝皇帝的编年大事记。史馆在每一个皇帝死后,即根据起居注、时政记等,按年月顺序编纂这位皇帝的 “实录”,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实际上是一朝史料的汇总。“实录” 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周兴嗣 《梁武帝实录》三卷、谢昊《梁元帝实录》五卷等。唐代以后,每一新君即位,都要敕令史馆纂修一部前一皇帝的编年史,称为 “实录”,以后遂成定制。如今,明代以前历代皇帝的 “实录”大都已经亡佚,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 “实录”是唐代韩愈编纂的《顺宗实录》。某些仓促成书的 “正史”,如 《旧唐书》、《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等,都曾经大量参考甚至直接抄录前朝的 “实录”。比较完整流传到今天的只有 《明实录》和 《清实录》。“实录”是编年史的 “长编”,卷帙浩繁,仅有抄本存于宫中,并不公诸于世,是国家 “一级机密”。明代甚至有禁令,非预修“实录”者不得见之,“实录” 修成后即焚草稿于太液池旁,以防止携出副本。由于明清两朝禁忌渐多,史官不敢秉笔直书,故常常是 “实录” 不实,如 《明太祖实录》 在永乐年间曾数度修改,为明成祖朱棣非法篡位讳饰,说太祖原有传位给燕王朱棣的意图,甚至否认朱棣生母为孙妃,而说为马皇后所生。又如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诸帝,也一再修改先朝的 “实录”,愈改愈失其真,给后代史家留下了不少疑案。尽管如此,“实录” 的史料价值在 “别史” 中还是首屈一指的。

实录shílù

❶如实地记录
 △ 对现场进行~。
【反】编造
❷如实记录的作品
 △ 《灾区十日~》。

实录shílù

❶ 〈名〉记载真实情况的文字:生活的实录。
❷ 〈名〉编年体史书的一种:清实录。
❸ 〈动〉如实地录制或记录:进行实录。
【反义】虚构。

实录

见 “存真”。

实录shí lù

照事实写: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其事。(一·8)

记录2

记录2

录(书~;箸~;附~) 载(载录)
记录下来的文字:笔录
钱物出入的记录:帐(帐本;记~;查~;烂~)
处理公文的记录:案(案卷;存~;有~可查)
记录要点的文字:记要 纪要
某人言论的记录:语录
分类汇辑的语录:语类
有德行之人的言行记录:惇史
帝王的言行记录:起居录 起居注
随手做的记录:随记
历史记录:史册 编简 青汗 青简 青史 清史 记牒 记谍
翔实可靠的记录:实录 信史
零星的记录:散记
残存的珍贵文字记载:残圭断璧 残璋断玦 残珪断璧 断圭残璧 断圭碎璧 断珪残璧 断珪缺璧 断璧残圭 断璧残玑 断璧残璋 断璧碎玑 零圭断璧 零玑断璧
(当场记录下来的材料:纪录)

另见:文字2

☚ 记录2   记载2 ☛

实录shí lù

翔实的记载。《汉书·司马迁传》:“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

实录

实录

中国历代所修每个皇帝统治时期的编年大事记。最早见于记载的有梁周兴嗣等撰写的 《梁皇帝实录》,记梁武帝事。唐以后,每一皇帝死,继嗣之君必敕史臣撰修实录,论为定例。至清末光绪朝止,据统计后代实录共一百一十六部,但绝大多数已佚。唐代仅存《顺宗实录》,为韩愈撰,五卷,起于顺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 正月即位,至同年八月顺宗死。宋代仅存《太宗实录》残本,钱若水等撰,咸平元年(998年)编成。原书八十卷,今存二十卷,因其保存一批原始材料而受重视,比较完整的为明清两代的各朝实录。明实录自太祖到熹宗十三朝(建文附右祖,景泰附英宗),计十三部,二千九百零九卷。是书篇幅庞大,凡有关明代历朝大事,都予记载,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清实录每部缮写五份,每份有汉、满、蒙三种文字,分贮皇史宬、沈阳清宫、乾清宫、内阁实录库等处。实录均由当代人奉命编撰、于事实多有忌讳,后来亦往往有所修改;但资料丰富,常为修史者所依据。

☚ 十通   会要 ☛

实录

中国历代皇帝编年史长编。按年、月记载每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灾祥、社会状况等,并依次插入亡臣传记。南朝梁周兴嗣撰《梁皇帝实录》为见诸记载最早的实录。唐以后,每位皇帝均敕史臣为前代皇帝撰修实录,遂成定制,历代相承。至清光绪时止,历代实录共计116部。元以前实录多散佚,仅存唐韩愈撰《顺宗实录》、宋钱若水、杨亿撰《太宗实录》残本,明清两代实录保存较完整。

实录

实录

史书体例之一。唐宋明清时期,每当新帝即位,便让史臣修撰“先帝实录”,成为定制。因是奉命编制,对于当代事往往多所忌讳,“实录不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史料毕竟丰富而详尽,多为史家所取材。据统计,历代实录有一百六十多部,今存者以明清两代为多。

☚ 载记   自传 ☛

实录

即《唐高祖实录》。主要记载唐高祖李渊的事迹。


实录

书名,即《唐高祖实录》,二十卷,房玄龄奉太宗诏监修,许敬宗、敬播同修。太宗贞观十七年(643)书成,记载史事起自唐高祖大业初(618),止于高祖武德九年 (626),宋后亡佚。《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艺文志》或《经籍志》“史部”“起居注类”或均有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有著录。


实录

即《唐代宗实录》,今已佚。


实录

即 《唐德宗实录》。今已佚。

实录

编年体史书的一种形式,是详记一朝皇帝史实的编年史长编。最早见于记载的有梁周兴嗣撰《梁皇帝实录》,记梁武帝事。唐初设史馆,每一新皇帝继位,都要诏令史官根据前代皇帝的起居注、时政记、目录等材料重新汇总,修成前朝皇帝的实录,以便为日后修正史积累资料。后成为定制。从唐至清,历代都有实录。唐宋金元时期的实录现存极少,只能从史书中间接看到。《明实录》、《清实录》,完整留存至今,篇幅宏富,为研究明清史的重要资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