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刀赋
辞赋名篇。三国魏曹植作。《艺文类聚》、《初学记》见载。赋序云:建安中曹操命人造宝刀五枚,三年乃成,以龙、虎、熊、马、雀为标记,自留二枚,三枚分赐其子,曹植得一枚。序文称魏王,可知此赋作于公元219年前后。这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描写刀的赋作。赋文先写曹操造宝刀的目的是“扬武备以御凶”。接着写宝刀制造的过程:融铁、锤锻、磨砺、装饰。最后描绘宝刀的锋利:“陆断犀革,水断龙角;轻击浮截,刃不纤削。踰南越之巨阙,超西楚之太阿。”写刀之锋利,既用折断犀皮龙角而不损刀刃的夸张之笔,又用衬托的手法加以渲染:既胜过越王勾践佩用的穿铜釜、绝铁的宝剑巨阙,又超越吴国欧冶子、干将所造的利剑太阿。赋文语言典雅,又善用典故,贴切形象,显示了曹植娴熟的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