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方草木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方草木状

 《南方草木状》是世界上最早的 一部区系植物志。本书 《序》称: “南越交趾植物,有四裔最为奇,周秦以前无称焉。自汉武帝开拓封疆,搜来珍异,取其尤者充贡。中州之人或昧其状,乃以所闻诠叙,有裨子弟云尔”。简要地说明了本书的写作动机和方法。南宋以来,《遂初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以至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都认为它是晋代嵇含的著作。清末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始对本书的作者提出了怀疑,此后,胡立初、辛树帜、胡道静、马泰来(美国)等人,均认为它是一本伪书,理由是书中提到了刘涓子,而刘涓子是东晋人,在嵇含之后;《百川学海》本的结衔有误;不少内容与宋以前的古书所载相同或相似,可能是宋人缀辑古书而成;嵇含未至广州,不得为此书等等。而《四库全书总目》却认为它叙述典雅,非唐以后人所能伪。近人梁家勉、李惠林(美国)、、杨竞生等人却反驳上述说法,认为《南方草木状》在长期流行过程中,难免有某些后人掺入的成分,或在传抄传刻中弄错了的地方。如书中所说的“刘涓子”,按其内容应指汉代刘向《列仙传》中饵术的“涓子”,而不是东晋著 《鬼遗方》的 “刘涓子”,但在传抄传刻过程中却在涓子前面误增一 “刘”字等等。但其主体部分仍是晋代嵇含的作品。1983年12月20—23日,曾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了 “ 《南方草木状》 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由农业出版社出版了《 〈南方草木状〉 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0),收录了主真派和主伪派两方面的意见。本书流传很广,现存版本约有二十种左右,其中最早的一种是南宋左圭《百川学海》本。1955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首次将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所藏缺名绘 《南方草木状图》 60幅刊入。1979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了李惠林的英译本。
 嵇含(262—306),字君道,号毫立子,河南巩县毫立人,好学能文,举秀才,除郎中。“八王之乱”期间,先后在齐王冏 、长沙王乂等诸王麾下做官,最后又投奔镇南将军刘弘,弘表含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未上任而为司马郭励所杀。著有《嵇含集》10卷,录一卷(已佚)。所作赋、序之类,尚有多篇收载于 《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类书中。
 全书3卷,8000余字。卷上记述草类29种;卷中记述木类28种:卷下记述果类17种、竹类6种,共80种。大都是产于岭南或越南的热带、亚热带植物。每种植物的记载详略不一,各有侧重,一般是介绍其形态、生态、性味、功能、产地和有关的历史掌故。
 《南方草木状》对我国植物史、农学史以至岭南地方史和越南史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参考价值,故有“研究栽培植物史的知识宝库”之称。书中有关植物产地和引种历史的记载,是研究古代岭南和越南的植物分布和某些植物原产地的宝贵资料; 所记在水浮苇筏上栽培蕹菜的方法,是世界上有关水面栽培(无土栽培)的最早记载;有关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桔害虫的记述,则是世界上生物防治的最早先例,在闽粤一带柑农中,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此外,一些不见于其他文献的原始记载,也值得珍视。南宋以后的植物学著作,如《全芳备祖》等多予引用,清代江藩还仿其形式著有《续南方草木状》。据日本森村谦一研究,《南方草木状》一书,见录于1156年日本出版的《香字抄》和《药种抄》中,1726年曾在日本刻印。英国李约瑟 (J. Needham) 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美国迈尔 (E. D. Merrill) 等编的《东亚植物学文献》都曾予以引用或著录。1979年美国李惠林曾将本书全文英译,并作详细考释,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最近,云南杨竞生在中译李惠林《考释》的基础上,作了详尽的补校,补释、补注和补按工夫,集古今中外研究成果于一书,名为《南方草木状考补》,将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河南张宗子著有《南方草木状辑注》 (载于 《巩县文史资料》第十八辑,1989),除对其内容酌加注释外,还于各条后面,以“同类资料附录”的形式,辑录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历史资料。

南方草木状

又作《南方草木状图》。本草类著作。晋嵇含撰。三卷。嵇含字君道,号亳丘子。铚 (今安徽滁县) 人,曾举秀才,官至太守。旧称作者归自岭南,于永兴元年(304)成此书。二千余字,六十幅图。共录岭南植物八十种,分草、木、果、竹四类。卷上为草类,卷中为木类,卷下为果类和竹类。图在前,文在后,对每种植物均载其品名 (包括别名)、生长形态和产地。对了解古代岭南药用植物资源有重要参考价值。或以为此书系南宋人托名而作,八十条材料中有六十四条始见于唐、宋时典籍,唯水莲等十六条至今尚未找到原始出处。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始著录,且后发现之今本不详绘图者,故有深入考证之必要。以宋《百川学海》本流传最早,一九五五年商务印书馆影印、铅印本流传最广,另有清吴江沈氏怡园藏版孤本,典藏北京中医研究院图书馆。陈连庆《今本南方草木状研究》(见《文史》 第18辑) 和马泰来 《南方草木状真伪考》 英译作《The Authenticity ofthe Nan—fang ts'ao—muchuang》(见 《通报》即 《T'oung Pao》第64期) 可资参考。

《南方草木状》Plants in South China

中国最早的一部岭南地区植物志。304年成书。著者嵇含(263~306),字君道,号毫丘子,河南巩县毫丘(今鲁庄)人。
全书三卷。所收植物包括草类29种、木类28种、果类17种、竹类6种,共80种,大都是产于岭南的热带、亚热带植物。每种植物的记载,详略不一,各有侧重。一般是介绍其形态、生态、性味、功用、产地和有关的历史掌故。书中关于植物产地和引种历史的记载,是研究古代岭南植物分布和原产地的宝贵资料。所记在水浮苇筏上种蕹菜的方法,是世界上有关水面栽培(无土栽培)蔬菜的最早记载。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则是世界上生物防治的最早先例,在闽粤一带果农中一直沿用至今。此外,尚有一些内容,不见于其他早期文献,应属该书的原始记载,也值得珍视。
最早的刊本为南宋百川学海本(见图),自此以后,陆续出版了十几种版本,并有英译本行世。1955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附上了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珍藏的《南方草木状图》60幅,虽系后人所作,亦颇足珍重。由于《南方草木状》直至南宋《遂初堂书目》始有著录,而南宋以前诸书所引内容又与今本多有不合之处,所以自清末以来便有人怀疑其为南宋高手的伪托,其真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百川学海本《南方
草木状》书影

南方草木状

一名《南方草木状图》。物产志。晋嵇含撰。三卷。含字君道,巩县 (今属河南)亳丘人。自号亳丘子。历官中书侍郎、振威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等职。今人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考定非嵇含所作。以贾思勰《齐民要术》引此书甚多,认为属北魏以前人作。陈连庆以该书八十条材料中有六十条见于唐、宋诸书,认为系南宋时人作。约六千余字。全书分草、木、果、竹四类。共八十种。卷上、中记甘蔗、耶悉茗花、茉莉花、豆蔻、山姜花、鹤子花、甘𧄔、水蕉、诸蕉(一作甘蔗)、榕树、枫香树、指甲花、蜜香树、桄榔、水松等花木。卷下记槟榔、荔枝、椰林、杨梅、桔、柑、橄榄、龙眼、海枣、云丘竹、𥯨竹、箪竹、越王竹等果、竹。隋唐间《艺文类聚》、 《文选注》、 《法苑珠林》等多所征引。文笔渊雅,叙述简净,对研究我国岭南花草果木竹等生态演化颇有价值。体例完整,内容丰富,自宋以后花谱、地志亦多引其字句。特别该书第一次记载了我国以虫治虫的经验,更具科学意义。有《百川学海》本、 《四库全书》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陈连庆《今本南方草木状研究》(《文献》第18辑)、马泰来《南方草木状真伪考》 (《通报》第64期)可资参考。

南方草木状

099 南方草木状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晋嵇含撰。公元304年问世。书中记载当时生长在广东、广西等地以及越南的植物。上卷草类29种,中卷木类28种,下卷果类17种,竹类6种,共80种。并有利用黄蚂蚁防治柑橘害虫的记载。

☚ 禽经   竹谱 ☛
南方草木状

南方草木状

古代植物学专著。三卷。相传为晋嵇含编。嵇含(263—306),字君道,因居巩县亳丘,自号亳丘子。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西南)人。好学善文,举秀才,除郎中。永兴(304—306)中累官襄城太守,后依镇南将军刘弘于襄阳,及弘卒,为弘司马郭劢所害。怀帝即位,谥宪。也有人认为此书系唐宋人托名之作。现存本在唐宋年间已残缺不全,南宋时,才有人杂取他书加以补缀。
此书撰成于晋永兴元年(304),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植物学文献之一。记载岭南及域外植物共八十种,其中草类二十九种、木类二十八种、果类十七种、竹类六种,对研究中国农业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书中载有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一种蚂蚁消灭柑桔害虫的生物防治的记录:“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卷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生物防治的记载。英国李约瑟博士指出:“《南方草木状》不但是使读者知道有甘蔗的第一部书,而且是历史上第一部实用昆虫学的书。”(《科学联络》)书中还记述了当时两广的制曲方法:“杵末粉杂以众草叶,治葛汁,潃溲之大如卵,置蓬蒿中,经月而成,用者合糯为酒。”由于中草药里含有某些有助于微生物生长的维生素等物,曲中的微生物能长得更好,酿出的酒也具有特殊的风味。这是曲中加入中草药的最早记载,反映我国古代酿酒制曲的技术具有较高水准。
《南方草木状》在中国农业史上影响甚大,《四库提要》云其“叙述典雅,非唐以后人所能为,不得以始见《宋志》疑之。其本亦最完整。盖宋以后花谱地志援引者多,其字句可以互校,故独少伪阙云”。
常见版本为《四库全书》本、《百川学海》本、《格致丛书》本、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和《丛书集成》本。

☚ 四民月令   竹谱 ☛
南方草木状

南方草木状

(晋)嵇含著。3卷。成书于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上卷收草类29种,中卷收木类28种,下卷收果类17种、竹类6种,计80种植物。所记植物均生长于两广和越南,故名。今本已非嵇含原著,传抄中误入《南方草物状》(南朝宋徐衷撰)的内容,经后人整理增补、剔除,由宋人尤袤、陈振孙等著录和刊刻。有《格致丛书》《丛书集成》本及商务印书馆1955年排印本等。

☚ 哈拉汉植物学词典   全芳备祖 ☛

南方草木状nán fāng cǎo mù zhuàng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疏古今经史百家书目(36)。植物志。晋嵇含撰,成书于304年,3卷,上卷记草类29种,中卷记木类28种,下卷记果类17种、竹类6种,计80种植物。其中利用蚂蚁防止柑桔害虫的记载很有价值,是我国最早的植物学文献之一。所记植物均生长于两广和越南,故称《南方草药状》。

南方草木状

南方草木状

晋嵇含撰,共三卷。卷上为草类;卷中为木类;卷下为果类、竹类。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植物学文献;其中有岭南及壮族先民的史料。收入《说郛》、《丛书集成初稿》等丛书中。

☚ 博物志   广州记 ☛
南方草木状

《南方草木状》

《南方草木状》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之一,由嵇含于公元304年完成。该书渊源较古,内容丰富。书中在生物地理方面,将南岭作为中国第二条植物分布界线,记述了80种植物,其中大多为亚热带植物,除少数是外国引进的外,主要是广东番禹、南海、合浦、林邑等地的植物。
全书分卷上、卷中、卷下三部分: 在卷上叙述的草类有甘蕉、菖蒲、茉莉花、水莲等29种; 卷中叙述的木类有枫香、榕树、桂树等28种; 卷下叙述的果类有槟榔、荔枝、椰树、橘、柑等17种; 竹类有云丘竹、石林竹、思摩竹等6种。书中所记录的各种植物除少数名称无法考订外,大多数都与现存所知的种类相等,反映出了南方植物的特色,说明当时人们对植物的观察和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嵇含的 《南方草木状》,根据植物的特征,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生存环境、用途和产地等。保存了不少值得珍视的史料,其学术价值很高,对中国古代植物学研究有较大影响。宋代以后,曾被许多花谱、地志所征引。特别是明代李时珍在他的名著 《本草纲目》 中描写到南方植物时,就多处援引并利用了这些资料。此书已传往国外,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植物著作,也是世界植物学方面的重要文献。

☚ 《马可·波罗游记》   植物名实图考 ☛
南方草木状

《南方草木状》

《南方草木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之一,由嵇含于公元304年完成。该书渊源较古,内容丰富。书中在生物地理方面,将南岭作为中国第二条植物分布界线,记述了80种植物,其中大多为亚热带植物,除少数是外国引进的外,主要是广东番禺、南海、合浦、林邑等地的植物。
全书分卷上、卷中、卷下三部分: 在卷上叙述的草类有甘蕉、菖蒲、茉莉花、水莲等29种; 卷中叙述的木类有枫香、榕树、桂树等28种; 卷下叙述的果类有槟榔、荔枝、椰树、橘、柑等17种;竹类有云丘竹、石林竹、思摩竹等6种。书中所记录的各种植物除少数名称无法考订外,大多数都与现存所知的种类相等,反映出了南方植物的特色,说明当时人们对植物的观察和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嵇含的 《南方草木状》,根据植物的特征,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生存环境、用途和产地等。保存了不少值得珍视的史料,其学术价值很高,对中国古代植物学研究有较大影响。宋代以后,曾被许多花谱、地志所征引。特别是明代李时珍在他的名著 《本草纲目》中描写到南方植物时,就多处援引并利用了这些资料。此书已传往国外,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植物著作,也是世界植物学方面的重要文献。

☚ 《马可·波罗游记》   植物名实图考 ☛

南方草木状

风物志名。晋襄阳太守嵇含撰。3卷。记述岭南地区各种珍奇植物。撰者序云:“南越、交趾植物,有四裔最为奇,周秦以前无称焉。自汉武帝开拓封疆,搜求珍异,取其尤者充贡,中州之人,或昧其状,乃以所闻铨叙,有裨子弟。”书分草、木、果、竹四类,共收录80种。对后世影响颇大,征引者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