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陶器宜兴是中国紫砂陶器产地。始于宋代(960~1279),明代(1368~1644)始盛行。紫砂泥原料,是宜兴独有的资源。主要有紫泥、红泥、绿泥3种。经艺人调配并加入少量色素氧化物,可制成紫红、米黄、天青、栗色、葵黄、墨绿等色的陶器及陈设的工艺品,经1000多℃高温烧成。其中以紫砂壶为代表,闻名中外。用紫砂壶泡茶,不走味,能保持茶香,盛暑炎夏过夜茶不易馊,注沸水不会炸裂,抚握茶壶不烫手,深受人们欢迎。宜兴陶器曾于1926年获芝加哥国际博览会金质奖,1930年获比利时博览会银质奖,1983年获国家金质奖,1984年获莱比锡博览会金奖。 宜兴陶器 宜兴陶器中国著名陶器之一。陶品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制坯、干燥、烧制而成的日用品和工艺陈设品。因产生于江苏宜兴而特名。宜兴陶器以紫砂陶最为著名,品种有壶、杯、花盆和雕塑等,达2000多种,这些陶器造形大方,极富民族风格。传说,紫砂器酷暑贮茶不变味,盆栽花草不烂根。中国宜兴制陶历史悠久,有“陶都之称”。 ☚ 波兰食俗 变形礼俗 ☛ 宜兴陶器Yixing potte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