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上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上星shàngxīnɡ

<动>通过通信卫星发送电视节目。
 ◇ 目前全国省级台上星的已有七家,被批准正在准备上星的有十家。(人民日报.1996.3.20)
 ◇ 随着各省市电视节目纷纷上星,还有境外电视媒体的加入,电视节目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人民网.2002.12.30)

上星shànɡxīnɡ

〈动〉通过通信卫星发送电视节目。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經穴 > 上星
上星  shàngxīng

督脈經穴。在頭部中綫,入前髮際一寸處。因其主治目疾,功能開光明目,如星之居上,故名。其穴秦漢典籍已載,定名於晉,沿稱至今。《素問·氣府論》“髮際後中八”王冰注:“謂神庭,上星……八穴也。”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上星一穴,在顱上,直鼻中央,入髮際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五壯。”《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上星通天主鼻淵,瘜肉痔塞灸能痊,兼治頭風目諸疾,炷如小麥灼相安。”

上星

上星shàngxīng

通过通信卫星发送电视节目。
 ❍ 节目~,解决了边远山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

☚ 上网卡   上扬 ☛

上星

经穴名。代号DU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神堂。属督脉。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布有额神经分支,额动、静脉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证;以及前额神经痛,鼻炎,角膜炎,近视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上星Shanghsing

系督脉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在头部正中线上,入发际1寸处。施针时向后斜刺0.5~1寸。主治头痛、目痛、精神分裂症、慢性鼻炎等。

上星

经穴名。别名“鬼堂”、“明堂”、“神堂”。属督脉。位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处。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衄,小儿惊风,疟疾,热病等。平刺0.5—0.8寸;可灸。

上星

上星

督脉穴。取穴: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处(见图2-1-9)。主治:鼻衄、鼻渊、鼻痈、癫痫、小儿惊风、头晕、目眩、头痛、头皮肿。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 水沟   腰阳关 ☛

上星shàngxīng

经穴名。代号DU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神堂。属督脉。位于头正中线上, 入前发际1 寸处。主治头痛, 眩晕, 目赤痛, 鼻塞, 鼻出血, 癫痫。沿皮刺0. 5 ~1寸。灸5 ~10 分钟。

上星

上星GV23Shangxing

督脉穴。首见《甲乙经》。别名神堂、明堂、鬼堂。位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陷中。正坐取之。穴位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和颞浅动、静脉分支;并有额神经。
一般沿皮刺0.3~0.5寸。针后局部重胀。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艾炷灸3~5壮; 艾卷灸5~10分钟。《铜人图经》:“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拨气上,令人目不明。”此穴诸书均谓不宜多灸,今多从此说。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头面、目、鼻等疾患,如头痛,头风,面肿,目睛痛不能远视,目眩,目不明,鼻衄,鼻塞不闻香臭,鼻渊,疟疾,热病汗不出,癫狂惊痫等。现又多用以治疗鼻炎,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癫痫,神经性头痛等。

☚ 囟会   神庭 ☛
000015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