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定体则无,大体则有语见金代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七:“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何如?曰: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体”,这里相当于“法”,指文章的写作法则。“定体”,指固定不变的法则。王若虚论文,十分推重苏轼“随物赋形”、“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这些主张自然天成,不拘于法的观点,认为写文章虽有一定的法则,但只是“理达辞顺”这一十分宽泛、不拘执于一端的法则。至于一定要学习前人的句法、章法、神气、风格,即使学到十分相似处,也只是蹈袭前人的窠臼。他提出“定体则无”,是为了反对形式主义者的死法;提出“大体则有”,是为了强调创作的基本规律。两句话互相补充。辩证统一,体现了王若虚既反对形式主义,又重视形式的散文美学思想,有着较高的理论价值。 ☚ 以意役法 文成法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