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官刻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版本 > 官刻本
官刻本  guānkèběn

亦稱“官刻書”。政府各機關所刻之書籍。五代時後唐宰相馮道奏請雕印九經,開官刻之先河。自宋代開始,官刻有中央與地方之别。宋代中央刻書以國子監爲主,地方政府刻書名目繁多,統而稱之爲“公使庫本”。元代中央政府刻書以興文署爲主,地方刻書主要集中於各路儒學及書院。明代開内府刻書之例,由司禮監所屬經廠庫主持,地方政府刻書則遍及各府、廳、州、縣。清沿明制,仍爲内府刻書,但改由武英殿主其事,從五代到清末,官刻作爲三大刻書系統之一,一直是我國書籍生産的主力之一,所刻之書,除明經廠本外,質量均屬上乘。歷來爲藏家所珍視。清·葉德輝《書林清話·元時刻書之工價》:“元時官刻之書,多由中書省行江浙等路有錢糧學校贍學田款内開支。”又:“明時官刻書,只準翻刻不準另刻。”又《宋建安余氏刻書》:“夫宋刻書之盛,首推閩中,而閩中尤以建安爲最,建安尤以余氏爲最,且當時官刻書亦多由其刊印。”

官刻本

各朝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类机构刻印的书籍。宋代的国子监、秘书监、转运司、漕司、茶盐司;元代的兴文署;明代的南、北两京国子监、经厂;清代的武英殿、官书局;以及历代郡庠或府、州、县学等,都是官府中刻书较多的机构。由于人力、财力一般都较为充裕,故官刻本的质量,一般较坊刻本为佳。

官刻本

古代政府各级机关组织力量所刻的书本。

官刻本

官刻本

我国古代刻版印刷的书本通称“刻书”或“刻本”。明清以来,山东刻印出版业有了较大发展,地方官府、书院和私人刻书也很盛行。刻本书的流通,对传播和保存祖国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官府刻印的书籍通称“官刻本”,如嘉靖年间山东布政司雕印出版的农书和医书。晚清官办的山东书局不仅继承了木版刻印技术,而且引进了石印、铅印与照相等设备。刻版印刷遂被新的印刷技术所代替。

☚ 泺源新刊   官话日报 ☛
000045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