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宗教法庭”。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由中世纪罗马教皇建立。主要设置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以镇压“异端”和“异端嫌疑者”为名,竭力扼杀当时的进步思想和言论,查禁和销毁进步书籍,残酷迫害揭露教会黑暗、反对封建势力的人,以及进步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对被害者实行秘密审讯和严刑拷打,然后处以监禁、流放或火刑,并没收其财产。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较完备形式的宗教裁判所已不复存在,1908年,教皇庇护十世(1903—1914年在位)将罗马最高宗教裁判所改为罗马教廷圣职部。 宗教裁判所亦称“异端裁判所”,(见“信仰行动”条。) 宗教裁判所13~19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亦译“异端裁判所“、“宗教法庭”。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时(1198~1216)为镇压法国南部阿尔比派运动初建。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在位时(1227~1241)正式确立。1480年设立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成为维护和加强专制王权的工具,活动最为猖獗。16世纪中叶,教皇在罗马设立最高宗教裁判所。西欧多数国家于18世纪撤销宗教裁判所。西班牙和葡萄牙亦于19世纪撤销。1908年罗马最高宗教裁判所被教皇庇护十世(1903~1914年在位)改为“圣职部”。 宗教裁判所即“异端裁判所”。 宗教裁判所 宗教裁判所一译异端裁判所。罗马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13世纪时由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九世正式建立,委派多明我会修道士及少数方济各会会士主持。分布于法国、意大利、德意志、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残酷镇压“异端”和一切揭露教会黑暗、反对封建统治的人,包括一切进步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审判秘密进行,并用严刑逼供。量刑轻则监禁,没收财产,重则流放或处火刑。1480年设立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成为维护和加强专制王权的工具,活动尤为猖狂。1483年间受其迫害者近10万人。18世纪,在西欧大多数国家中被撤销。1908年教皇庇护十世把罗马最高宗教裁判所改名 “圣职部”,主要职能是检查书刊,颁布禁书目录,并对参加进步组织和活动的教徒处以“绝罚”(开除教籍)。 ☚ 马可·波罗 托钵僧会 ☛ 宗教裁判所 宗教裁判所又名“异端法庭”。是欧洲天主教会镇压、迫害否认教会制度的信仰者的机构。这一机构作为一种具体的组织,正式建立于1252年,而作为一种镇压和迫害行为,则从基督教产生后就开始了。天主教会对异端展开了长期的斗争,不惜使用一切手段消灭形形色色的异端,宗教裁判所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裁判所最初只有各教区的机构,后来宗教裁判员由教皇任命,并遍布各天主教国家。1261年,教皇又设立了总宗教裁判员。1542年,教皇建立了全教宗教裁判所。1835年,迫于形势,教廷取消了各教区的裁判所。1965年,迫于教会内部改革派的压力,教皇将全教宗教裁判所(圣职部)改为“信理部”。一千多年来,宗教裁判活动杀害了成千上万的人,禁绝了大多数出版物,给人类的精神发展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对发表“谋逆”思想的著作,宗教裁判所向作者追究各种宗教法律责任。英国思想家和实验科学的先驱罗·培根,被禁闭在修道院中10年后,又坐了14年牢。英国宗教改革家约·威克里夫虽生前幸免于祸,但死后30多年却被下令掘墓焚尸。意大利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被宗教裁判所多次审判,一生中27年在狱中度过。意大利历史学家吉阿诺纳,囚死于都灵。西班牙思想家奥拉斯惨死于宗教裁判所之手。意大利物理和天文学家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意大利的布鲁诺、瓦尼尼,立陶宛的卡·雷申斯基被烧死。法国青年骑士拉巴雷,仅仅由于身怀《哲学辞典》而被送上火刑台。宗教裁判所的另一项工作是禁书,从450年起,教皇便开始编发异端禁书目录。宗教裁判所正式建立后,罗马教廷于1559年正式公布禁书目录,从此,教皇领地内未经宗教裁判所事先检查批准的书,不得出版,凡没收的书籍都要在火刑宣判仪式上隆重地焚毁。至1948年,教廷共公布了22版禁书目录、包括了几乎全部著名学者的著作,直到1966年,教廷才停止公布禁书目录。教皇庇护九世于1864年发表《现代错误学说汇编》,称它为“20世纪的宗教裁判所宣言”,书中把言论自由称为“发臭的谬误”,把信仰自由说成“发狂”,宣布把一切同情泛神论,自然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新教学说和社会主义的教徒开除教籍。罗马教廷的最后一位宗教裁判员奥塔维亚尼于1968年去职。 ☚ 宗教改革运动 祈祷 ☛ 00005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