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宋文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宋文鉴

宋文鉴

诗文总集。原名《皇朝文鉴》。南宋吕祖谦奉敕编选。一百五十卷,又目录三卷。选录北宋时期诗、赋、奏疏、杂著等六十一类。所选诗赋多为歌功颂德及应酬赠答之作,文学价值不高。有影印宋刊本及清光绪间江苏书局刊本。

☚ 宋元诗会   南宋文范 ☛
宋文鉴

宋文鉴

一作《皇朝文鉴》。北宋诗文选集。一百五十卷。宋吕祖谦编纂。淳熙四(1177)年孝宗降旨,校正刊行坊间所刻江钿编《圣宋文海》,翰林学士周必大以为“文海”编辑“殊无伦理”,刻之“恐难传后”,于是经大臣推荐,遂命祖谦编纂一部新的北宋诗文选集,以体现宋朝文治。吕氏收得北宋诗文集凡八百卷,在博采约收基础上,成一代之书。全书编为六十一类。一至十一卷,收赋八十馀篇;十二至三十卷,收各体诗(包括“骚”)一千零二十首;三十一卷至一百五十卷,收文一千四百多篇。所收诗文作者,共二百多人,入选诗文,在当时较有代表性。大抵宋初“文人尚少,故所取稍宽”;仁宗以后“文士辈出,故所取稍严”;“其人有闻于时而其文不为后进所诵习”,“亦搜求其文”;其人“不为清议所予,而其文自亦有可观”,亦“不以人废言”(见吕乔年《太史成公编皇朝文鉴始末》)。入选诗文有不少是为人传诵的好作品。其所依据的文集不少已失传,赖此书得略窥其一二。此书意在“补治道”(周必大《序》),也收入不少平庸之作。初刊于淳熙丁酉(1177),初刊本已早佚。嘉泰四年(1204)新安郡斋刊本尚残存,有端平元年(1234)刊本。明、清两代有刻本多种,流传颇广。今通行本为《四部丛刊》初编影宋端平本,较明天顺间刻本多三篇,缺卷六一吕陶《论制师服》一篇。另有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之排印本,由今人齐治平校点。

☚ 坡门酬唱集   回文类聚 ☛

《宋文鉴》

 北宋诗文总集。原名《皇朝文鉴》,南宋吕祖谦奉孝宗之命编篡。一百五十卷,又目录三卷。仿萧统《文选》体例,分为61类。一至十一卷,收赋80余篇;十二至三十卷,收各体诗约1020篇;三十一至一百五十卷,收奏疏、杂著等文章1400多篇。选录的均为北宋时期的诗文。诗赋大多歌颂宋王朝功德及应酬赠答、叙写生活琐事之作,但也有不少为人们传诵的名篇。奏疏、论辨等文字,保存了当时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若干材料。陈振孙《书录解题》记朱熹晚年语学者曰:“此书编次,篇篇有意,其所载奏议,亦系当时政治大节,祖宗二百年规模,与后来申变之意尽在其间,非《选》、《粹》比也。”有影印宋刊本及清光绪间江苏书局刊本。
宋文鉴

宋文鉴

总集名。南宋吕祖谦(1137—1181)奉敕编选。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学者称东莱先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著有《东莱集》、《东莱左传博议》等。孝宗淳熙年间,奉命在江钿所编《圣宋文海》的基础上,校订增补,至淳熙五年(1178)编成此书,次年正式缴进,孝宗赐名《皇朝文鉴》,后改称现名。全书计150卷,又目录3卷。其仿萧统《文选》体例,选录北宋诗文2500余篇,分为赋、律赋、诗、诏等61卷。其中“赋”11卷,“律赋”1卷,北宋名家诸赋收录较多。而占全书篇幅最多的是“奏疏”,达22卷。吕祖谦以是否合乎“义理”为重要尺度来编选诗文,书中虽不乏佳作,但也大量收录了艺术性不强的说教之文。宋、元、明、清四代刻本颇多,现常见的有《四部丛刊》所收影印宋端平本,《四库全书》所收本卷首无目录。

☚ 何大复集   宋玉集 ☛
宋文鉴

《宋文鉴》songwenjian

北宋诗文总集。原名《皇朝文鉴》。南宋吕祖谦奉宋孝宗旨编辑。共收赋80余篇,诗约1020篇,文1400余篇。所收作者200余人。所收诗文较有代表性,并保存了一些珍贵材料。但囿于“补治道”的宗旨,收入奏议较多,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 全宋词   五代史平话 ☛

宋文鉴

总集。原名《皇朝文鉴》。南宋吕祖谦奉敕编选。一百五十卷,又目录三卷。选录北宋诗、赋、奏疏、杂著等,分为六十一类,作者200多人,搜罗较广博。有影印宋刊本及清光绪间江苏书局刊本。

宋文鉴

宋文鉴

诗文总集名。宋吕祖谦编。150卷。原名《皇朝文鉴》。选北宋赋80余篇,诗约1020篇,文1400多篇,全部作者200多人。此书意在“补治道”(周必大《序》),内容上多为歌颂宋王朝功德及反映“一时政治大节”的文字。编选时较注重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宋的文学面貌和政治情况,其中有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

☚ 全宋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
宋文鉴

《宋文鉴》

原名《皇朝文鉴》。南宋吕祖谦编。150篇。体例仿萧统《文选》,分为诗、赋、奏疏、杂著等61类,皆为北宋时期作品。江苏书局刻本。《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

☚ 宋文选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 ☛

宋文鉴

原名《皇朝文鉴》。一百五十卷。宋吕祖谦(1137—1181)编。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州治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和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开浙东学派先声。曾邀集鹅湖之会,企图调和朱(熹)陆(九渊)关于哲学思想的争执。散文笔锋犀利。著有《东莱集》、《吕氏家塾读书记》、《东莱左传驳议》等。编有《古文关键》等。案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称临安书坊有所谓《圣宋文海》者,为江钿所编。孝宗得之,命本内府校正刻版。周必大言其去取差谬,遂命吕祖谦校正。于是尽取秘府及士大夫所藏诸家文集,旁采传记他书,悉行编类汇成此书。是书又称有近臣密启,所载臣僚奏议有诋及祖宗政事者,不可示后世。乃命直院崔敦诗更定,增损去留凡数十篇。然讫不果刻。此本不著为吕祖谦原本,或疑敦诗改本。但《朱子语录》称文鉴收蜀人吕陶论制服一篇,为敦诗所删。此本六十一卷中仍有此篇,则非敦诗改本无疑。商辂序称当时临安府及书肆皆有版,与李心传所记亦不合。盖官未刻而其后坊间私刻,故仍从原本。吕祖谦之为此书,当时颇铄于众口。张端义《贵耳集》称东莱修《文鉴》成,独进一本,满朝皆未得见,惟大珰甘昺有之。公论颇不与。得旨除直秘阁,为中书陈骙所驳,载于陈之行状。《朝野杂记》 又引 《孝宗实录》,称吕祖谦编《文鉴》,有通经而不能文词者,亦表奏厕其间,以自矜党同伐异之功。缙绅公论皆嫉之。又载张栻时在江陵,与朱子书曰:伯恭好敝精神于间文字中,何补于治道,何补于后学。承当编此种文字,亦非所以成君德也。而《朱子语录》记其选录五例,亦微论其去取有未当。陈振孙《书录解题》记朱子晚年语学者曰:此书编次,篇篇有意,其所载奏议,亦系当时政治大节。祖宗二百年规模与后来中变之意,尽在其间,非选粹比也。是书分为赋、诗、策、记、诰等六十一类。卷一至卷十一,收赋八十余篇。卷十二至卷三十,收各体诗一千零二十首。卷三十一至卷一百五十,收文一千四百多篇。所收作家共二百余人。有《四部丛刊》影宋端平重刻嘉泰本,有《四库全书》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