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徽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徽宗1082—1135即赵佶。北宋皇帝。书画家。神宗子、哲宗弟。公元1100—1125年在位。在位二十五年,为北宋政治上最黑暗时期。他荒淫腐朽,重用贪残暴虐的蔡京、童贯等“六贼”与杨戬、高俅等人,不仅将神宗时期积累的财富挥霍净尽,而且横征暴敛,大肆搜刮。他在开封设置“西城刮田所”,迫令自耕农充当国家佃户,按对半分成向政府交租。又于京师建“寿山艮岳”园,命朱勔等在江南地区搜罗奇花异石,水运以十船为一纲,称“花石纲”,严重地骚扰江南人民。于是爆发了宋江、方腊起义。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两路南下,他传位于子赵桓(即钦宗),自称道君太上皇帝,仓惶南逃。金兵北退后,他回到开封。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京都后与钦宗同时被俘,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后死于被囚禁的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他好书画,广集画家,使翰林图画院达到宋代最兴盛时期。他收藏之书画古物极富,使文臣编纂《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物图》等书,一些重要文物书画借以得到保存和流传。本人善画花鸟,画风柔媚,也画人物和山水,精致富丽。其画迹今存《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亦善书法,工于真书与狂草,其楷书自称“瘦金体”,手迹今存《千字文卷》等。 宋徽宗 宋徽宗即赵佶。神宗第十一子。在位共二十六年,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搜括奇花异石,征花石纲。崇奉道教,自称道君皇帝。又宠任蔡京、童贯等奸臣蠢害国政,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宣和七年,金兵南下,他传位给太子赵恒 (钦宗) 。靖康二年,和钦宗一同被金兵俘虏,北宋灭亡。后死于五国城。 ☚ 泼天哄产业 政和 ☛ 宋徽宗 宋徽宗见“赵佶”条 ☚ 宋文帝 补之 ☛ 宋徽宗 108 宋徽宗1082—1135北宋皇帝、书画家,即赵佶。神宗子。1100—1125年在位。哲宗时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即位。在位时,昏庸荒淫,穷奢极欲,政治腐败。任用蔡京、童贯等主持国政,贪暴残虐,滥增捐税;兴建华阳宫等宫殿,并搜刮江南奇花异石,称“花石纲”,于京师筑园,称“艮岳”;尊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爆发农民大起义。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与赵桓一起为金兵俘获,后死于五国城 (今黑龙江依兰)。后世称为昏君。 ☚ 宋神宗 宋高宗 ☛ 宋徽宗 宋徽宗1082—1135即赵佶,是神宗第十一子,哲宗之弟。母为钦慈陈皇后。即位前,神宗曾授予镇宁军节度使,封宁国公。哲宗在位时,又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 (1096) 又以平江、镇江军节度使封端王。五年,加封司空,兼昭德、彰信军节度使。元符三年 (1100) 正月哲宗卒,赵佶继位。时年十九岁。即位初,向太后 (神宗后) 摄政,重新起用旧党人物。次年徽宗亲政,又起用蔡京等新党,并定司马光、文彦博等百余人为 “元祐奸党”;定章惇等为 “元符党人”,立党人碑于端礼门。在位期间, 宠信蔡京、 王和宦官童贯等人。 这些宠臣互相结托,取媚于徽宗,把朝政引入极端腐败的道路。徽宗纵情享乐,兴建华阳等宫,大兴 “花石纲”; 佞信道教,自号 “教主道君皇帝”,大修道观,设置道官二十六等,更一步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阶级矛盾激化,爆发了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金兵攻辽,微宗于宣和二年 (1120) 派人浮海去跟金朝订立 “海上之盟”,与金夹击辽。宣和七年辽亡。同年十二月,金兵南下侵宋。因徽宗统治的北宋王朝腐朽无能,金军很快占领燕京,并长驱南下,直逼汴京。徽宗一面遣使求和,一面号召天下 “勤王”,并下“罪已诏书”,慌忙将皇位传给赵桓 (钦宗),自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带着蔡京、童贯等南逃。金兵北撤,他又回到汴京。靖康二年 (1127),与钦宗等被金兵获俘,后死于五国城 (今黑龙江依兰)。徽宗在书法、绘画上均有造诣。他的正书称“瘦金书”,也写狂草,后有正书及草书《千字文卷》等书迹传世;绘画重视写生,以精工逼真著称,尤擅花鸟画,今存有 《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 ☚ 宋哲宗 宋钦宗 ☛ 宋徽宗1082—1135即赵佶。北宋书画家。宋神宗子。工书法,初师薛稷,草书学黄庭坚。楷书瘦劲峻丽,有“屈铁断金”之誉,自成法度,世称“瘦金体”。传世书迹有《真草千字文》、《临写兰亭绢本》等。 宋徽宗1082—1135北宋皇帝(1100—1125)。名赵佶。统治期间重用蔡京、童贯等奸臣权阉,贪污横暴,掠夺民财。又尊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兴木土、广建宫观庭院,设局搜刮奇花异石,称“花石纲”。于京师筑“艮嶽”,劳民伤财,导致农民揭竿起义。宣和七年(1125年)传位给钦宗赵桓,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至死不得归。工于书画,以花鸟画和“瘦金书”书法名于世。参见“艺术”中的“宋徽宗”。 宋徽宗sòng huī zōng《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历代诸家本草(7)。人名。宋代皇帝名赵佶,工书画,好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靖康二年兵临汴梁,虏之北去,在位26年,主持编辑《圣济经》。 宋徽宗见 赵佶 宋徽宗1082—1135即赵佶。北宋皇帝。1100—1125年在位。哲宋异母弟。封瑞亡。元符三年(1100),在向太后主持下继位。任用蔡京等人主持国事,贪污横暴,排斥异己,变乱新法。穷追猛治元祐党人。竭天下以自奉,大兴土木,筑延福宫、华阳宫等,搜刮江南奇花怪石运京,筑艮嶽,大兴“花石纲”之役。铸当十大钱,滥印交子。崇尚道教,广建道观,自号“道君皇帝”。政治极端黑暗,社会经济濒于崩溃。农民起义多次爆发。与金结成海上之盟,兴燕山之役以重金换得几座空城。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匆匆传位于钦宗。靖康二年(1127),与钦宗及宗室、嫔妃、大臣等三千余人,被金兵俘虏北上,降封为天水郡王。苟活偷生九年之后,死于五国城(黑龙江依兰)。徽宗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书法学黄庭坚,正书称“瘦金体”;绘画受王诜、赵令穰、吴元瑜影响,尤工花鸟。令文臣编辑《宣和画谱》、 《宣和书谱》,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传世墨迹有《千字文卷》、《池塘秋晚》等,均为书画上的珍品。(参考图376) 宋徽宗1082—1135赵佶,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弟。曾受封遂宁郡王、端王。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崩,未及立皇太子,皇太后垂帘立赵佶为皇帝。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禅位于长子赵桓,被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靖康二年(1127)四月被金兵俘至金国,绍兴五年(1135)崩于金国五国城。年号: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庙号:徽宗。谥号:圣文仁德显孝皇帝。 别名❶祐陵。徽宗陵名,或用以代称徽宗。《挥麈后录》卷7:“(米)元章以能书,得幸祐陵,擢列星曹。”《宋史·高宗纪》7:“更永固陵曰永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