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代屯戍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代屯戍制 宋代屯戍制宋代屯戍守边的制度。《宋史·兵志十》:“屯戍之制: 凡遣上军,军头司引对,赐以装钱; 代还,亦入见,犒以饮食,简拔精锐,退其癃老。至于诸州禁、厢军京皆戍更,隶州者曰驻泊。戍蜀将校,不遣都虞候,当行者易管他营。凡屯驻将校带遥郡者,以客礼见长吏,余如屯驻将校。凡驻泊军,若捍御边寇,即总管、钤辖共议,州长吏等毋预。事涉本城,并屯驻在城兵马,即知州、都监、监押同领。若州与以驻泊事相关者,公牒交报。凡戍更有程: 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江、淮、两浙、荆湖、川峡、广南东路三年,广南西路二年,陕西城砦巡检并将领下兵半年。……康定元年 (公元1040年)颁铜符、木契、传信牌。铜符上篆刻曰‘某处发兵符’,下铸虎豹为饰,而中分之。右符五,左旁作虎豹头4; 左符5,右旁为4窍,令可勘合。又以篆文相向侧刻十干字为号: 1甲己,2乙庚,3丙辛,4丁壬,5戊癸。左符刻十干半字,右符止刻甲己等两半字。右5符留京师,左符降总管、钤辖、知州军官高者掌之。凡发兵,枢密院下符1至5,周而复始。指挥300人至5000人用1虎1豹符,5000人已上用双虎豹符。枢密院下符,以右符第一为始,内匣中,缄印之,命使者赍宣同下,云下第一符,发兵与使者,复缄右符以还,仍疾置闻。所在籍下符资次日月及兵数,毋得付所司。其木契上下题 ‘某处契’,中剖之,上三枚中为鱼形,题 ‘一、二、三’,下一枚中刻空鱼,令可勘合,左旁题云 ‘左鱼合’,右旁题云 ‘右鱼合’。上三枚留总管、钤辖官高者掌之,下一枚付诸州军城砦主掌之。总管、钤辖发兵马,百人已上,先发上契第一枚,貯以韦囊,缄印之,遣指挥赍牒同往。所在验下契与上契合,即发兵,复缄上契以还,仍报总管、钤辖。其发第二、第三契亦如之。掌契官籍发契资次日月及兵数以为验。传信牌中为池槽,藏笔墨纸,令主将掌之。每临阵传命,书纸内牌中,持报兵官,复书事宜内牌中而还。主将密以字为号验,毋得漏泄军中事。” ☚ 宋代募兵制 宋代器甲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