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文话》
日本海保元备著。全书分正、续两篇,初刊于嘉永五年(1852),即传经庐本;后收入明治二十四年(1891)的《日本文库》。
海保元备(1798——1866),字顺卿,号渔村、传经庐等,长于经义考据之学,有《传经庐文钞》等。全书正编文话凡二十四则,计声响,命意,体段(即整体结构的安排),段落,达意,词藻,三多、三上(即《后山诗话》等所载欧阳修为文看多、做多、商量多,其文多作于马上、枕上、厕上者),锻炼,改润法,病格,十弊、三失,简疏,《左传》纪事,史传纪事,轻重,正行、散行,错综、倒装、缓急、抑扬、顿挫,警策,明意叙事,周汉四家,唐宋八家。续编文话凡十五则,即汉以后文体源流,唐古文源流,宋古文源流,韩柳文区别,唐宋古文区别,韩文来历,古文有本,圆通(蹈袭、弃染),诤臣论,范增论,放胆、小心,官名、《左传》错举,古文标点,标抹圈点,《文章轨范》原本。全书主要辑录中国历代论文的言论而成,以述为作,寓作于述,涉及到文章的写作过程、构成要素、文体文风、流派和批评等多方面,对有关文论材
作了广泛的采摭和细心的排比,论述平实,时有胜义,如“改润法”归纳了翻、变、融等十种修改润色的方法,“病格”列举了三十六条文章弊病等。可以说,《渔村文话》对中国文论作了一个深入浅出的总结,是指点初学门径的入门书,也是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文化著作。日本现代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1887——1964)评论此书道“海保渔村是幕末的儒者,此书乃论唐宋八家古文之源流及概说古文之作法者,就其要领妥当之点来说,在中国也看不到这样的书”(《中国文学概论》),评价未必妥当,但反映出此书在日本学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