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合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合会 清代民间秘密结社,创于明末,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会众多为农民、手工业工人与城市贫民。 曾在各地多次发动反清起义,皆因山头林立,不相统率,力量不能集中,而被清军击败。但在下层社会根基甚深,故能败而不散,长期坚持斗争。 直至辛亥革命时期,仍能在反清斗争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初名天地会,因“拜天为父拜地为母”而得名。 又名三点会,以“洪”字偏旁三点而得名。用明太祖“洪武”年号之“洪”的偏旁隐寓反清复明之意,会众则互称“洪门弟兄”。再以“洪”字三点加“共”的同义字“合”而称三合会。还有许多分支组织,名目繁多。 但其宗旨、组织、仪式、隐语等等,皆由最初成立之天地会一脉相承,大致相同。 《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况查尔们壮丁,多是三合会党,盖思洪门歃血,实为同心同力以灭清,未闻结义拜盟,而反北面于仇敌者也。”上述太平天囯文告,发布于广西境内。当时清军召募东勇(广东召募的乡勇)来进攻太平军,其中颇有三合会众。 太平天囯为了分化敌人,因有此语。此后,太平军北上进入湖南,湘南各地三合会众纷纷前来参加,使太平军人数猛增,是为“湘南扩军”。 由于形势已有变化,太平天囯遂把文告中这几句话改为:“况尔四民人等,原是中囯人民,须知天生真主,亟宜同心同力以灭妖。孰料良心尽泯,而反北面于仇敌者也。”不再指责三合会众。在整个太平天囯革命时期,各地天地会及其支派纷纷响应。有的首领率众参加太平军,如罗大纲;有的首领起义之后与太平天囯通款(如上海小刀会的刘丽川),愿意接受领导;广东天地会有一批队伍进入江西之后,参加了石达开的队伍。有些天地会队伍相距太远,未能配合作战,却也遥相呼应,有力地支持了太平天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