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台红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台红花

【概况】:

异名 大常山、大罗伞(《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三百棒、山枇杷(《贵州草药》),三台花、三台大药(《云南中草药》)。

基源 为马鞭草科大青属植物三对节的全株。大青属全世界约400种;中国约34种、6变种。

原植物 三对节Clerodendrum serratum(L.)Moon(Volkameria serratum L.),又名齿叶戕桐(《广西植物名录》)。

形态 灌木,高2~4m。

小枝四棱形或略呈四棱形,幼枝密被土黄色柔毛,老枝暗褐色或灰黄色,具皮孔。单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柄长0.5~1cm;叶片厚纸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6~25cm,宽3~10cm,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狭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疏生短柔毛,顶端渐尖或锐尖;侧脉10~11对。聚伞花序组成顶生、直立而开展的圆锥花序,长10~30cm,序宽9~12cm,密被黄褐色柔毛;叶状苞片宿存,2~3片轮生,无柄;苞片卵圆形,卵形至宽卵形,长1.5~4cm,宽5~15mm;顶端平截或有5齿;花冠淡紫色、蓝色或白色,近二唇形;花冠管粗短,长约7mm,顶端5裂,裂片倒卵形至长圆形,长5~12mm,大小不一;雄蕊4,长约2.4cm,基部稍膨大呈棍棒状,被毛;子房无毛,与花丝均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绿色,后为黑色,具4分核,具宿萼。

花果期6~12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5卷,第1分册,167页,图版8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10~1800m的山坡疏林中或谷地沟边灌丛中。

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西藏。自东非及其沿海岛屿向东至马来半岛和南太平洋的岛屿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

【化学】:

树皮含皂甙,其皂甙元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三对节酸(Serratagenic acid),栎焦油酸(Queretaroic acid)[1]

从叶中分得波菜甾醇(α-Spinatero1)、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黄芩甙元(Baicalein)、高黄芩素(Scutellarein)、6-羟基木犀草素(6-Hydroxyluteolin)、咖啡酸[2]、阿魏酸、葡萄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3]

参考文献 [1]CA 1969;71∶102067k [2]CA 1979;91∶35751b [3]CA 1979;91∶44436e

【药理】:

本品提取液(最好为冷水提取液的乙醇沉淀物,可能为多元醇的物质)有明显的抗组胺作用[1]。根皮中含多量的甘露醇,有利尿作用,并可治疗慢性气管炎[2]

参考文献 [1]Ind J Pharm 1964;26∶105 [2]中药大辞典,上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

【药性】:

性味 苦、微辛,凉。

❶ 《贵州草药》:“辛、甘,温。”
❷ 《云南中草药》:“苦、微辛,寒。有毒。”
❸ 《文山中草药》:“苦,凉。” ❶ 《中药大辞典》:“苦、辛,凉。”

功效 接骨,止痛,截疟,杀虫。

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疟疾,痢疾。 ❶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驳骨,杀虫,健胃,清心火,壮筋骨。治疟疾,痢疾,头痛,眼炎,跌打。”
❷ 《贵州草药》:“健脾利湿,补虚益损。治虚弱浮肿,劳伤。”
❸ 《文山中草药》:“接骨止痛,清热解毒。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疼痛,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浸酒研末。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云南中草药选》:“治疟疾:三台红花根或叶30g,胡椒、草果各少许。煎汤,于疟疾发作前1小时内服。”

单方应用 《云南中草药选》:“治黄水疮:鲜三台红花叶适量,煎水外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