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贫乐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

道: 一定的观点、主张、学说或思想。安于贫困生活,不以为苦,而以守道、志道为乐,贫不害乐道。这是儒家所提倡的安身处世哲学,极称其贤。《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郑玄注:“贫者人之所忧,而颜渊志道,自有所乐。”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颜渊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晋书·刘兆传》:“安贫乐道,潜心著述,不出门庭数十年。”或作“乐道安贫。”

(甲)

☚ 闭心自慎   里仁为美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安贫乐道;恬淡寡欲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安于贫穷,乐于信奉自己所遵循的思想道德。(道:主张、思想、学说。)〈例〉陶渊明一生安贫乐道,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恬淡寡欲】tián dàn ɡuǎ yù 心境清静淡泊,不羡慕功名利禄,很少世俗的欲望。(恬淡:安静闲适,不求名利。寡:少。欲:欲望。)〈例〉恬淡寡欲的生活就某种意义来说,是健康的一剂良药。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有对世俗生活看得很淡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定语。
“安贫乐道”着重指在贫困的生活下保持自己的节操、理想或信仰;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恬淡寡欲”着重于主动追求平淡自然的生活;多用于书面语。
提示 “乐”不能读作“yuè”;“恬”不能读作“kuò”,不能写作“甜”。
  • 上一篇:安内攘外;救亡图存
  • 下一篇:安然无恙;风平浪静;平安无事

安贫乐道的意思|出处,安贫乐道的近义词|反义词|辨析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安贫乐道

道:道德;思想体系。安于贫困的境遇,乐于遵循所信奉的道德准则。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六:“自今公道沦丧,奸贪横行,读书人想与世无争,~,已不可得。”
〔出处〕《文子·上仁》:“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
〔变式〕乐道安贫 安贫守道
〔反义〕离经叛道
  • 上一篇:安民告示
  • 下一篇:安然无恙

“安贫乐道”的意思、出处、故事 - 成语大全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安贫乐道

 【出处】:《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颜渊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也。”
【故事】:这是说的孔子的学生颜渊的事。颜渊住在荒僻的巷道里,不要说吃的差极了,就是吃饭的喝水的器具都很简陋,吃饭用的是竹器编的篮,喝水用的是舀水的瓢。生活困苦到这种地步,要是换了别人,就忧愁得要命了,可是颜渊却处之泰然,生活得很有乐趣。为什么呢?因为他根本不贪生活的享受。孔子非常赞美颜渊这种高贵的品德。这是什么品德呢?孔安国说:“安于贫而乐于道。”
【意思】: 对于清寒的生活泰然处之,坚定着自己的人生信念。道: 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 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 信念、准则。
【古例】: 《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 恬于进取, 三辅诸儒, 莫不慕仰之。”鲁迅《安贫乐道法》:“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 开过的方子也很多, 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五: “什么安贫乐道啊, 我也得过且过的瞎混吧!”
  • 上一篇:安居乐业
  • 下一篇:安然无恙

“安贫乐道”的意思,出处,故事 - 可可诗词网

安贫乐道

安贫: 安于贫困。道: 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乐道: 以守道为乐。安于贫穷,并乐于坚守信仰。多用于形容人安于贫寒的境遇,乐于遵守传统的道德学说与准则。语出《文子·上仁》:“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故不违义而妄取。”

《论语·雍也》中就有对颜回安贫乐道的记载。

春秋时,孔子有3000多个学生,其中最著名的有72人,颜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大概意思是: 颜回真是一个贤德之人啊,他虽然住在简陋的房屋中,只有一小篮子食物,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的生活,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后来他的第10世孙孔安国把这种品德归纳为“安于贫而乐于道”。

现在,“安贫乐道”也常用来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甘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安贫乐道ānpín-lèdào

安贫: 安于贫困。道: 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乐道: 以守道为乐。安于贫穷,并乐于坚守信仰。多用于形容人安于贫寒的境遇,乐于遵守传统的道德学说与准则。语出《文子·上仁》:“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故不违义而妄取。”
《论语·雍也》中就有对颜回安贫乐道的记载。
春秋时,孔子有3000多个学生,其中最著名的有72人,颜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大概意思是: 颜回真是一个贤德之人啊,他虽然住在简陋的房屋中,只有一小篮子食物,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的生活,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后来他的第10世孙孔安国把这种品德归纳为“安于贫而乐于道”。
现在,“安贫乐道”也常用来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甘愿处于贫困恶劣的环境。

安贫乐道

(反)不甘食贫

安富尊荣、不甘食贫;安贫乐道

○安富尊荣ān fù zūn róng

安于富贵荣华:他是个只想~的人|嫁了一个富人家,她~的愿望终于得到了满足。

○不甘食贫bù gān shí pín

不甘于贫苦生活:他本是~的人。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谓安于清贫,以追求圣贤之道为乐:他常劝人~,与世无争|世间不乏~之士|矢志不移、~的知识分子|颜回是中国人~的榜样。

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

安于过贫穷的生活,乐于信奉自己的信仰。

☚ 志气   安身立命 ☛
安于

安于

安于正道:安雅
安心于实行人道:安仁
安于本业:安业
安于生计:怀生
安于故土,不轻易迁居他处:安土重迁 安土重居 安故重迁 乐土重迁 怀土重迁
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安富尊荣 尊荣安富 尊荣富贵
安于恬淡的生活:不求不竞
安于环境或习惯:安安
安于贫困:画粥
 安于贫穷:甘贫
 安于穷困:安穷
安于贫困生活,乐于所信奉的思想道德准则:贫乐 颜乐 安贫乐道 好道安贫 甘贫乐道
 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箪食瓢饮
文人洁身自好,安于清贫:原宪甘贫 原宪安贫
乐于退隐闲居,安于贫困生活:乐退安贫
安于淳朴的简陋生活:抱翁灌园 抱翁灌畦
安于命运:安命 守命
 安于天命:乐命
 安于时运:安时
 乐于听从上天的安排,安于自己的命运,一切顺其自然:乐天知命 乐天安命 乐天任命 安命乐天 知命乐天
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乐天
不安于自己所在的职位:不安于位 不安其位

另见:顺从 命运 安居 淡泊 遵守 满足2

☚ 安于   安分 ☛
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

意为安于清贫的生活,乐守自己的信念。

☚ 家贫好学   苦尽甜来 ☛

安贫乐道

唐大历二年(767)所行四种举士科目之一。见“四科”。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be contented with poverty and devoted to things spiritual; find contentment in poverty; live contentedly as a poor scholar; repose in poverty and delight in reason (/wisdom); though poor,be yet cheerful
❍ 劝人~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114) Since ancient times urging men to find contentment in poverty has been one great way of preserving peace and order; but though many prescriptions have been made out,none is completely effective.

安贫乐道an pin le dao

be happy to lead a simple and virtuous life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指安心于清贫的生活,以自我完善为乐。willing to suffer poverty and unwilling to leave the right track, be content with poverty, caring only for one’s principles or the way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解义】安于穷困的生活,以自己能遵守道德而感到快乐。也作“乐道安贫”。
【用法】指不埋怨困苦的生活,行为道德都很高尚的人,可用此语。
【例句】谷老师~,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所以最受学生敬佩。
【近义】安贫守道
【反义】贪得无厌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甘于贫困,乐于守道。指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仰慕之。”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道:主张;思想;学说。安于贫困的境遇,乐于信奉自己所遵循的思想道德准则。《文子·上仁》:“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故不违义而妄取。”
【例】因为他人穷而书富,作为藏书家,不但搜求书籍要大量花钱,还得用相当的地面来构筑他的书城,不像一般穷文人,可以在亭子间里~。(柯灵《向拓荒者致敬》)
〔近〕安贫乐贱 后者的语义范围比前者窄,仅指安于贫贱的生活状态,无“乐道”的意思。
〔注〕“道”不能理解为“道路”。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释义】处在贫困中,仍以守道为乐。
乐:???.
道:??. ??. ??. ??.
?? ???? ??? ??? ??? ??.
????.
【例句】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华富贵,所以能怡然自得。
?? ???? ??? ?? ????? ????? ?? ??? ??? ?? ??.
【近义词】安贫守道 乐道安贫
【反义词】贪得无厌 争名夺利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道:道德;思想体系。安于贫困的境遇,乐于遵循所信奉的道德准则。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六:“自今公道沦丧,奸贪横行,读书人想与世无争,~,已不可得。”
〔出处〕《文子·上仁》:“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
〔变式〕乐道安贫 安贫守道
〔反义〕离经叛道

安于贫困,乐于遵守道德安贫乐道

格式 直叙式。
释义 道:道德准则。
出处 《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举例 他一贯~,不被金钱所迷惑。

攀龙附凤pān lóng fù fèng

安贫乐道
an pin le dao
【攀龙附凤】 投靠权贵、帝王,追求个人名利。源出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安贫乐道】 安于穷困,以其所信奉的道德准则为乐。源出《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郑玄注:“贫者人之所忧,而颜渊志道,自有所乐。”
﹝例﹞ 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忘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道:理想、信念、准则。安于贫困的生活,乐于自己所信奉遵循的思想道德准则。
〔例〕老舍《四世同堂》:“在这种时节,他居然有一点得意,而对自己说:‘什么~啊,我也得过且过的瞎混吧!’”。
【辨析】“安贫乐道”与“安贫若素”意思不完全相同,“安贫乐道”强调在贫困中乐于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安贫若素”强调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贫困。
【提示】多作谓语、定语。

安贫乐道ānpín-lèdào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汉·郑玄注:“贫者人之所忧,而颜渊志道,自有所乐。”道:圣人关于立身处世的道理。后以“安贫乐道”指安于贫困生活,仍以守道为乐。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解释 安于清贫,以追求圣贤之道为乐。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出处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颜渊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
颜回,字子渊,所以也常叫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十三岁入孔门时,孔子聚徒讲学已十三年,孔门弟子子路等人已小有名气。颜回在弟子中年龄小,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有人便觉得他有些愚。孔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颜回根本不愚,而是天资聪颖。所以孔子说:“回也不愚。”能言善辩的子贡也说:“颜回闻一知十,我却只能闻一知二,我不如颜回。”
颜回既聪敏过人,又虚心好学,所以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与孔子的感情也超过了其他弟子。孔子对他给予独特的信任和爱护,颜渊死后,孔子痛哭失声,哀叹着说:“唉!这是老天要灭我,老天要灭我啊!”而颜渊生前也一直对老师表现出无比的理解、尊敬和爱戴。当年少正卯和孔子争夺弟子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只有颜渊从未离开孔门半步,所以后人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
春秋末期的鲁国,由于内乱不断,旧日的贵族世家大都衰落。颜氏本属鲁国贵族,但到了颜路、颜回父子时,只有贵族的空头衔,其家产甚至难以维持生计,所以只能节衣缩食、身居陋巷。但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颜回仍然安于清贫,以追求圣贤之道为乐,孔子称赞他说:“颜回真是圣贤啊!一竹筒饭,一瓜瓢水,身居陋巷。别人简直忍受不了这种煎熬,颜回他却能不改变自己的追求。”
例句
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代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开过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没有十全大补的功效。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安于清贫,以自己信奉的道为乐。多形容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态度。道: 思想,学说。也作“乐道安贫”、“安贫守道”。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解义】 安于穷困的生活,以自己能遵守道德而感到快乐。
【用法】 指不埋怨困苦的生活,行为道德都很高尚的人,可用此语。
【例句】 谷老师~,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所以最受学生敬佩。
【近义】 安贫守道
【反义】 贪得无厌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安: 安心。乐: 乐于,觉得快乐。道: 主张,思想体系。安心于清贫的生活,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姚雪垠《李自成》:“自今公道沦丧,奸贪横行,读书人想与世无争,~,已不可得。”
◆ 也作安贫守道

安贫乐道an pin le dao

道:指某种思想、主张、道德准则。安于贫困 ,以坚守自己的信仰为乐。
【也作】乐道安贫 甘贫乐道
【近】安之若素 澹泊明志
【反】离经叛道
【注意】乐,不读yue。


安贫乐道an pin le dao

道:指某种思想、主张、道德准则。安于贫困 ,以坚守自己的信仰为乐。
【也作】乐道安贫 甘贫乐道
【近】安之若素 澹泊明志
【反】离经叛道
【注意】乐,不读yue。

安贫乐道 随遇而安ān pín lè dào;suí yù ér ān

道:指道德、信仰;随:顺从。指安于清贫,奉行自己的信仰,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刘文中《艺高德重马三立》:“他温和平静得如一泓清水;他淡泊名利、宽容大度,达观超脱,~。”


重义轻利 安贫乐道zhòng yì qīng lì;ān pín lè dào

义:道义,义气;乐道: 以遵守道德为乐。形容重道义、轻私利,安于贫困生活,乐于遵守道德规范。陈正宽《方荣翔的境界》:“然而,方先生一不被铜臭熏心,二不赶时髦。他~,一心一意弘扬裘派艺术。”

B334【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形容安于清贫的生活,坚守自己的信仰。原是古代儒家提倡的立身处世态度。现用于称颂忠于事业而不追求物质享受的精神。

安贫乐道ānpín-lèdào

〔并列〕 安于贫贱而乐于信奉自己所遵循的思想道德原则。语出《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廖辉英《红尘孽债》:“爸爸是个讲究仁义礼智信的老好人,在家里也注重忠孝节义,做他妻子儿女的人,最好和他一样~,只重精神生活,而不要企图有所变化,否则会被他认为离经叛道、大逆不道。”
△ 用于描写人的品性。
【近义】甘贫乐道 守道安贫
〖反义〗攀龙附凤 嫌贫爱富。
也作“安贫守道”、“乐道安贫”。

安贫乐道ān pín lè dào

安贫:甘于贫穷。乐道:乐于所信奉的道德准则。即虽处困境,仍以守道为乐。也作“安贫守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