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惠帝1320—1370
即妥欢帖睦尔,亦称元顺帝。元明宗和世㻋长子, 母罕禄鲁氏。 明宗遇害后,被徙居高丽和广西静江 (今桂林)。至顺三年 (1332) 文宗、宁宗相继去世,由文宗后卜答失里立为帝。次年抵大都,遭权臣燕铁木儿反对。燕铁木儿死,至顺五年六月始即帝位,改元元统,时年十四岁。即位后,朝廷内部争斗不休。顺帝重用右丞相伯颜,引起左承相唐其势 (燕铁木儿之子)不满,元统三年 (1335) 唐其势等谋废顺帝,欲立文宗子燕帖古思。事泄,遭伏杀,燕铁木儿家族败亡。伯颜擅权,号为大丞相。同年十一月,改元至元,袭用太祖忽必烈年号。伯颜居功自傲,擅贬宗王,又极力排斥汉官,并建议不让太子习汉书,顺帝乃诏停科举取士。任用蒙古、色目人为省、院、台、部及郡府幕府之长,禁汉人、南人习蒙文。至元六年 (1340) 支持脱脱逐走伯颜。脱脱任丞相,有所改革,终因朝政积弊太深,社会矛盾尖锐,元王朝已濒于绝境。至正十一年 (1351),爆发全国性农民起义。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部将徐达兵逼大都,顺帝携后妃太子北走应昌 (今内蒙克什克腾旗西北),公元1370年死。蒙语尊号乌哈噶图汗。明太祖朱元璋因其 “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加号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