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安徽地方志。清吴坤修等修,何绍基(1799—1873)等纂。三百五十卷,首一卷,补遗十卷。坤修字竹庄,江西新建(今南昌西郊)人。历官布政使、巡抚,著有《三耻斋集》。绍基字子贞,号东洲、蝯叟,湖南道县人。道光进士,累官编写,国史馆总纂。曾主纂《山阳县志》。此志创修于道光间,是为光绪三年(1877)重修成书,八百七十余万字。卷首为沈葆祯、裕禄、李鸿章等七序。正文分皇言纪、舆地、河渠、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类十一门。含疆域、建置沿革、山川、风俗、城池、水利治绩、田赋、户口、漕运、关榷、物产、学制、书院、驿传、职官、文苑、方伎、金石、祥异、辨讹等八十一目。其中舆地志按府、厅、州、县分记其疆界、隶属。绘有全图、省城图、淮水图、黄山图、巢湖图等三十幅并图说。境内有黄山、大龙、九华等千余座山、峰、岭、崖;长江、淮河、巢湖等六百四十余水系。载北宋至清同治八年,历代修筑堤防的历史人物,凡治江、治淮、治河文献分附有关目下。全省桥、渡,水利工程,名胜、古迹均千余处之多。户口、田赋载西汉至道光四年。祥异始于周,迄同治十年,记水灾、旱灾、地震、山崩等凡二百余次。兵事载有刘福通、高迎祥、石达开、陈玉成等农民起义领袖之活动。历史人物传记有三千余篇,历科进士四千二百余人,广搜博采,记载详备,考订讹误,补缀遗漏,或加注以明所本,或附按语以存所疑,不失为佳作。有光绪四年刻本,七年冯焯校补刻本(记事延至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