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山东梆子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山东梆子 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 中国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菏泽、济宁地区,以及泰安、聊城、临沂一带城乡。清代初年,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变种为本地梆子。 后在河南、河北、苏北、皖北等地演出过程中,与莱芜梆子、平调梆子、沙河调相融合,又受豫剧中祥符调、豫东调很大影响。 所唱腔调为梆子腔、笛戏调、罗戏调。高亢激越、慷慨悲壮。伴奏乐器早期是大弦、二弦、三弦,后期改以板胡、二胡为主。行当大致分红脸、黑脸、旦、小生、丑、老外等。表演粗犷有力。 地方色彩浓郁,艺术风格独特。传统剧目有600余个,绝大多数为历史故事剧,亦有小戏反映民间生活。经过整理加工的剧目《两狼山》、《玉虎坠》,改编剧目《墙头记》,现代戏《前沿人家》、《三回船》等较有影响。 1958年,山东省梆子剧团成立。著名演员有窦朝荣、卢胜奎、刘玉朋、刘君秋、刘桂荣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