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汽车工贸联营(集团)公司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融工贸、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实行省计划单列。参加集团的有49家工业企业,24家贸易企业,2家科研院校。其中集团公司核心紧密层工业企业有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合肥淝河汽车制造厂、合肥汽车制造厂、安徽省客车总厂和安徽省齿轮箱总厂;贸易企业有安徽省汽车贸易公司、安徽省汽车配件公司、安徽省汽车工业物资供销公司、安徽省摩托车贸易公司、安徽省汽车工贸(集团)公司、劳动服务公司以及皖、沪联营的上海汽车安徽联营公司。公司在全省16个城市设有汽车贸易分公司。职工人数1.2万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64人,中级技术人员401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477人,工程技术人员936人。主要生产设备1912台,固定资产原值达1.67亿元。199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7亿元,生产江淮牌汽车6880辆,民用改装车1127辆,汽车配件价值5905万元,工业企业销售收入4.35亿元,实现利税2225万元;直属贸易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2亿,实现利税1094万元。现已形成年产货车和客车底盘2万辆,改装车300辆,汽车配件价值5亿元的生产能力。有72.7%的产品达到国际70年代末和国内80年代的水平。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七五”期间有41种产品获省优或部优。3吨轻型车、8吨重型车、0.6吨微型车以及两种改装车在全国汽车质量行检中连续评为一等品。“七五”期间共制定产品标准91个,其中达到国际标准29个。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安徽省汽车工业有较快的发展,外引内联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高起点的换型改造,主导产品已被高水平的新产品替代,由国家布点轻型汽车已按日本五十铃技术进行换型改造,推出了6700系列客车底盘,“八五”末将形成单班年产1.5万台底盘和客车的生产能力。重型车引进奥地利斯太尔技术在全国推出HF6120系列大客车底盘,除形成大客车底盘能力外,积极吸引外资,采用德国凯斯鲍尔技术,形成深度开发大型豪华客车能力。
省汽车工贸集团公司将在“八五”的后3年投入5亿元,到1997年实现产值35亿元,利税3.5亿元;贸易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同时可带动一大批配附件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