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名画《梅花图》赏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名画《梅花图》赏析

梅花图

清·汪士慎作

纸本墨笔

纵二五.一厘米

横三二.三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历来是商贾云集、经济发达的大都市,灯红酒绿、金迷纸醉的背后,多少文人雅士在此寄迹留踪。清代乾隆盛世时,扬州出现空前的繁华,各地的文人雅士纷纷来到扬州,一展身手。画坛上出现的“扬州八怪”,便是文人雅士利用巨商大贾附庸风雅的心理,毫无顾忌地以性情入画,创造了有清一代最放逸怪诞的画风。

汪士慎是“扬州八怪”之一,虽然不是“扬州八怪”的领军人物,也因年事稍长于其他诸家,且清贫而有高节,故备受尊敬。《梅花图》是汪士慎《梅花图册》中的一幅,盈尺小品,数枝斜梅,低昂疏淡,却饱含着画家的无限情思。

梅花是汪士慎生活中的伴侣,他对于梅花的情感,没有林和靖以妻相待般的极端态度,却也是心心相连、情情相依的密友、知己。他在家中小院里植梅,每年梅开时节还要到城外寻梅赏花。此图的梅花,是盛开时的状态,细干嫩枝上点点寒梅,梅干曲折宛转,水墨轻曼,花朵淡墨圈出,姿色雅逸,态度闲适。汪士慎有诗曰:“清爱梅花苦爱茶。”他爱茶爱到喝瞎了眼,爱梅却把梅花清影频频留在纸上,让明眼人都可一睹他心目中的梅花风采。因此,他的《梅花图》中,不刻意、不巧饰、不张扬、不狂肆,平淡天真,是胸襟里的嵚崎磊落的自然吐露,把梅花的清,由表及里、由形入神、由情达意地表现得清澈雅洁。

此图的画面留白较多,幅面小而空阔,枝稀花密,是一种疏枝繁花的格式,笔法洗练,形象简练,让人感到空灵舒畅。细劲的梅干上,浓墨横点,于一边排开,这种点法,是汪士慎惯用的,也是他的特点。金农也有此法,孰先孰后,谁乃创格,很难准认了,但它却是汪士慎风格的一个亮点。还有花蕊的勾法,不作整圆或半圆的向心勾勒,而是和枝干的横点一样,随花朵的方向作竖线的排列,这也是汪士慎风格的一个特色。

梅花图


名画《梅花图》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名画《梅花图》赏析

梅花图

明·陈继儒作

纸本水墨

纵二一.八厘米

横二九.六厘米

藏辽宁省博物馆

诗人赞梅,画家颂梅,古往今来名作甚多。诗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用美丽的语言表现了梅花的本色美,并多寄寓着自身的情与志。而在中国绘画史上,画梅亦久盛不衰。宋代时,扬无咎画梅,孤标高格,自负清瘦,当时称作“村梅”,象征着士大夫野逸的情操。而马麟画梅,琼花碧玉,层叠冰绡,当时称作“宫梅”,体现了宫廷崇尚冶丽的审美趣味。

陈继儒与同郡董其昌齐名,是一位积极提倡文人画的著名画家。他能作山水奇石,亦以梅竹著称于世。

画史记陈继儒二十一补诸生,二十八弃去,退而结茅小昆山之阳,修竹白云,焚香晏坐其间,豁如也。解青衫后,绝不与户外事,但有关旱潦转输,或大不便于民与国者,乡衮嗫嚅不敢出,仲醇(即陈继儒)慷慨弗顾,委曲辨析,洞中肯竅,往往当事动色,默夺其意而潜寝之。(《无声诗史》卷四)由其立身处世的品格,落笔写梅,不言而喻是瓣香了宋元以来的文人传统的。

梅花图

这本《梅花图》册共四开,构图不同,画法有异。有的老干枒(桠)杈,一枝数朵;有的骨瘦花稀,树干加点子皴法,与清劲的细枝、灵秀的勾花相结合,颇具意境;有的枝干横斜,凌空屈曲,写花朵疏落有致,施以微妙变化的墨色,格调清新。又缀以诗文和长跋,使这一常见的题材顿生新意。作者于画左题识论明:“写梅以枝干为主,横斜曲直,取态取姿,宁令如儒寒道瘦,不得拥肿,以为奇古,此扬补之、马远之画法也。”款“眉公”,下钤“眉公”、“腐儒”朱、白文印。陈氏在笔意上,追摹宋元各家,但从此册《梅花图》来看,显然又有了新的发展。陈氏自言:“儒家作画,如范鸱夷三致千金,意不在此,聊示伎俩;又如陶元亮入远公社,意不在禅,小破俗耳。若色色相尚,便与富翁俗僧无异。”(《明画录》卷四)故其画皆在笔墨畦径之外。观此图可见其美学思想之一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