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安徽人物大辞典︱凡例 凡例 一、辞典收录夏、商至公元1991年已故皖籍历史人物,在皖活动并有较大影响的客籍人物,以及安徽建省(公元1667年)后曾隶属安徽后划归邻省的部分县市的古代人物也一并收入。 二、辞典的词目以历史人物的姓名作正条。人物的字号、绰号、谥号、庙号、官称、地称均详于本条之下,一般不另行列出。 三、本辞典词目按安徽现行区划分县(市)编次、一县(市)之内以人物生活年代前后为序,生卒年不详者据其事迹插入适当位置。非皖籍历史人物,包括清代隶属于安徽的婺源、英山、盱眙等县人物附录于正文之后。 四、历史人物和生卒年有稽可查者用括注标明,知其大约者,用“约”字表示,不详者则省略。 五、释文中的地名一般为当时的古地名,视其需要括注今地名。为节省篇幅,人物籍贯古今无差异者,一般不再标出,直接列入所属县(市),有差异则按其籍贯所在地现属县(市)的名称加括注标明,并列入现属县(市)的条目中。 六、本辞典的纪年:古代部分凡有帝王年号者一律用年号表示,同时视其需要括注公元纪年。近、现代部分(从1840年起)一般只用公元,不用年号。 七、一县(市)辞条之下附注有该县(市)建制沿革情况。 八、释文所据资料主要有《二十五史》、《安徽通志》、《安徽通志稿》,安徽历代府志、州志、山水志、新修县志,中共党史资料,政协文史资料,档案馆,历史博物馆、烈士纪念馆馆藏资料,台湾和海外出版的有关书刊专著及当代关于安徽人物研究的最新成果。 九、本辞典编有“人物籍贯索引”、“姓氏索引”和“笔画索引”供读者检索。 |
☚ 安徽人物大辞典︱《安徽人物大辞典》编委会 安徽人物大辞典︱前言 ☛ 00011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