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安定城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

唐诗篇名。七律。李商隐作。见四部丛刊影明刊本《李义山诗集》卷五。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春。李商隐于前一年进士及第,此时应吏部博学宏辞科试,因遭人妒忌诽谤,被主考官批为“大不堪”而落选。遂西游泾州(即安定郡),入节度使王茂元幕。此诗约作于入幕之初。安定城楼,即泾州城楼。诗云:“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首联写登楼远眺之所见。次联以贾生、王粲自比,既合身份和当时情景,又突出了抱负远大、身世坎坷两点。颈联为诗核所在,浓缩而强烈地倾吐了胸中郁愤与垒块。“言己长忆江湖以终老,但志欲挽回天地,乃入扁舟耳。”(沈德潜《唐诗别裁》)宋王安石激赏李商隐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尤其爱此一联,评曰:“虽老杜无以过。”(《苕溪渔隐丛话》引《蔡宽夫诗话》清人纪昀也说:“五六(两句)千锤百炼,出以自然,杜亦不过如此。”(《瀛奎律髓刊误》)尾联则借《庄子》书中鹌雏受到鸱枭的猜妒之典,表白自己的高情远志与对谗毁者的轻蔑。此诗是李商隐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 苏武庙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

诗歌篇名。唐李商隐作。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王荆公晚年亦喜称义山诗,以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每诵其‘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无地入扁舟’……之类,虽老杜无以过也。 义山诗合处,信有过人。若其用事深僻,语工而语不及,自是其短。世人反以为奇而效之,故昆体之弊,适重其失。义山本不至是云。”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应鸿博不中选而至泾原时作也,玩三四显然矣。其应鸿博不中,已因往依茂元之故,详《年谱》。 下半言我志愿深远,岂恋此区区者,而俗情相猜忌哉!”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言己长忆江湖以终老,但志欲挽回天地,乃入扁舟耳。时人不知己志,以鸱鸮嗜腐鼠而疑鹓雏,不亦重可叹乎!”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义山志在经世,为令狐氏所摈,朝籍无名,又因就王郑之辟,益加猜忌,故感赋此诗。按《唐书》,安定郡属关内道,太和中,王茂元为泾原节度使,义山在幕,诗应作于其时。上半言登高望远之余,俯仰身世,何异贾生之迁长沙,王粲之依刘表耶?下半言所以垂泪远游者,岂为此腐鼠而不能舍然哉,吾永忆江湖,欲归而优游白发,但必俟回旋天地,功成却入扁舟耳。何猜意鹓雏者之卒未有已也。”今人马茂元、赵昌平《唐诗三百首新编》:“这诗妙在后半忽开异境,于前片低回哀叹中猝然振起,喷薄为嫉俗愤世之浩唱,其跌宕气势,盘礴深情处,深得杜律三昧。读义山七律,当从此处窥入。”今人黄清士说:“特别在使用典故方面,非常成功。由于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作者有相似之处,抓住相似的典型事例——贾生垂涕、王粲远游,比拟自己的忧时羁旅之感,若合符券,而使一位奋发有为又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复次,作者的曲曲心事,本不可能用片言只字表达出来,现在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露他不汲汲于荣利的狷介品质,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反击了政敌的恶意中伤。如此用典,既灵活,又确切,既含蓄,又锐利,充分发挥了典故的功能。”(《唐诗鉴赏辞典》)此诗为登楼感怀之作,当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开成二年冬,作者长期依托的幕主令狐楚去世。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辟他为幕僚,并把女儿嫁给他。当时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和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斗争十分激烈,令狐楚属于牛党,王茂元当时被视为李党。作者赴辟泾原,就婚王氏,触犯了朋党的戒律,遭到牛党的忌恨,自此陷入朋党斗争的漩涡。开成三年春,赴博学鸿词试,由于牛党从中作梗,落选,回到泾原幕府登楼而作此诗。诗篇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忧时羁旅的哀伤,欲扭转乾坤、功成身退的志向,敝屣功名利禄的磊落胸怀,并对猜忌、排斥自己的朋党势力投以蔑视和讽刺,塑造了怀抱远大而又遭受压抑的作者的自我形象。全诗笔力雄健,风骨清峻,赋比交替,用典恰切,形象鲜明,寓议论于咏叹之中,在艺术上很有特色。“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二句,抒写平生抱负,意境阔大,韵味深长,《蔡宽夫诗话》载,王安石晚年喜吟此二句,以为“虽老杜无以过。”


历代诗词精品之《安定城楼》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作于开成三年(838)春,时李商隐试博学宏词科,以朋党中人排斥而落选,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愤而为此。安定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郡名。
 首联以登高望远为发端,“迢递”以状城墙之长,“百尺”以状城楼之高,杨柳是望中近景,杨柳尽头是水上沙洲。开阔的景色引起的联想和情感也是开阔的。
 次联借古人自陈困厄的处境,西汉的贾谊年青时曾给汉文帝上过《陈政事疏》,指陈朝政之失曰“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并提出巩固中央政权的建议,却遭到公卿们的反对,落得个“虚垂涕”的结果;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曾远游依附刘表,也是个怀才不遇的人物,《登楼赋》云“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两事分喻诗人之忧怀国事和远幕依人,有“气交愤于胸臆”之感。
 三联自述凌云之志,乃在功成身退。《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亡吴功成后,“乃乘扁舟,浮于江湖”,为二句所本。出句先点明最终目的是归隐江湖,紧接补叙出一个重要条件即“欲回天地”——也就是要扭转乾坤,澄清政治,看到唐王朝的中兴;而绝不贪图禄位。据说王安石十分激赏此二句,经常吟诵,以为“虽老杜无以过”(《苕溪渔隐丛话》引)。二句使全诗在思想上升华到很高的境界。
 末联对朝廷中啄腐吞腥,争权夺势的小人投以讽刺,用《庄子·秋水》中鸱枭争腐鼠以吓鹓雏(凤凰)的典故,意言我不贪求禄位,尔何苦以此吓我耶!
 全诗将抒写怀抱、忧念国事、感喟身世、抨击腐朽融为一体,展示出诗人阔远的胸襟与在逆境中仍峻拔坚挺之精神风貌;风格博大深沉,洵杰作也。张采田笺此诗曰:“义山一生躁于功名,盖偶经失志,姑作不屑语以自慰也”,虽然能探诗人心事,但由于没能“永忆”一联所表现的理想抱负,就显得不够全面,降低了此诗的思想意义。

唐诗《安定城楼》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 可可诗词网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2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3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4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竟未休5


 
 【释】
 1.安定:郡名,即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唐时径原节度使府所在地。
 2.汀洲:水边平地为汀。此处所指汀洲,应为泾州东的美女湫。
 3.贾生:贾谊。据《汉书·贾谊传》,谊年青时,上《陈政事疏》,分析当时汉朝的危险形势,认为“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诗人。北方大乱,他曾远去荆州,投靠荆州刺史刘表,春日曾登湖北当阳城楼,作了有名的《登楼赋》。
 4.入扁舟,暗用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扶佐越王灭吴之后,放弃官爵,乘扁舟泛于五湖(太湖)归隐的典故。
 5.这两句诗用《庄子·秋水》的典故:“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耶?’”
 
 【译】
 登上高峻的城头呵!
 远眺在百尺危楼:
 绿色的杨树林外,
 露出水边的沙洲。
 贾谊年青时上书陈政,
 却空有叹息失意泪流,
 王粲春日里赋诗登楼,
 也只能哀惋离乡远游。
 这永远的思绪在心头,
 要像范蠡创立回天的功业,
 再泛于五湖、弄一叶扁舟。
 不料想那些鸱鸟竟将腐鼠视为美味,
 猜疑鹓,无止无休。
 
 【评】
 开成二年(837),李商隐26岁考中进士,正欲一展身手,却发生变故:其幕主令狐楚去世,而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深爱其才,招为东窗,并为幕僚。王属李党,与令狐之牛党积怨甚深。商隐本无意介入党争,却又不幸跌入党争之漩涡之中。翌年、应博学宏词科试,却出人意料地落选,当与牛党有关。诗人寄寓泾州,登楼感怀,写出这首愤世伤怀,却又昂扬向上的名作。
 清人程梦星于此诗之释义极好:“义山博极群书,负经国之志,特以身处卑贱,自噤不言。兹因人妄相猜忌,全不知己,故发愤一倾吐之。然而立言深隐,略无夸大,真得三百诗人风旨,非他手可摹也”。
 “首二句借城楼自喻,有立身千仞,俯视一切之意。三四叹有贾生之才而不得一抒,只如王粲之游而勇于所往。五六言本欲功成名立,归老江湖,旋乾转坤,乃始勇退。七八言己之意量如此,而彼庸妄者在腐鼠以吓鹓鹐也。岂不可哀矣哉!”(《李义山诗集笺注》)可参见之。

古典文学作品《安定城楼》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2〕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3〕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4〕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5〕
 
 〔1〕开成三年春,李商隐应博学宏词科考试,因受朋党排挤而落选,寄居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原幕中。安定城(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是泾原节度使署所在地。李商隐登安定城楼远眺有感,写下这首七律名篇。
 〔2〕“迢递”二句:迢递,形容高峻的样子。汀洲,汀是水边平地,洲是河流中由沙土积成的陆地。二句描写登上高峻的城楼远眺所见景色:绿杨树的尽头都是汀洲。《李义山诗集笺注》说:“首二句借城楼自喻,有立身千仞,俯视一切之意。”
 [3]“贾生”二句:贾生,贾谊,向汉文帝上《治安策》,言当时政局可为流涕、长叹。不被汉文帝重用。王粲,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作《登楼赋》。二句以贾谊、王粲自比,言自己如贾谊空为国事流涕,如王粲远离家乡而寄人篱下。
 [4]“永忆”二句:永忆江湖,指向往归隐。回天地,回天转地,指做了扭转乾坤的大事业。入扁舟,暗用越国范蠡功成身退归隐五湖的典故。二句言自己的志向但求振兴国家而不为个人利禄。
 [5]“不知”二句:腐鼠成滋味,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惠施为梁相,庄子往梁,有人语惠施曰庄子欲代其为相,惠施乃在都城大索庄子。庄子往见惠施说,南方有鹓雏(凤凰类的鸟),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饮;鸱鸟(猫头鹰)弄到一只腐烂的老鼠,疑心鹓雏欲夺其食,发怒叱声。成滋味,指吃得津津有味。猜意,猜想、怀疑。二句以凤自喻,以鸱喻那些因猜疑而排挤他的朋党势力。
 
 诗人登楼远眺,即景抒怀,抒发了自己空有理想抱负,却怀才不遇,流落天涯,寄人篱下。他表达自己志在报国而鄙薄荣禄,对猜忌排挤他的结党营私的政治势力予以辛辣的讽刺。诗人以雄健流畅的诗句,精炼的语言,准确而精警地表达复杂的心情和无限愤慨,塑造了封建社会有远大抱负而被压抑的知识分子傲然独立的形象。言简而意丰,得力于诗人用典工切。诗中四处用典,起到以少总多的作用。构思绵密,脉理清晰,首联登楼眺景,颔联抒情,颈联言志,尾联愤讥。首联末“汀洲”一语,纪昀曰:“‘江湖’、‘扁舟’之兴,俱自‘汀洲’生出,故次句非趁韵凑景。”(《瀛奎律髓汇评》)前后相生照应,可见构思之绵密,用字之简炼。颈联表达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理想具有典型性的普遍意义,清查慎行说:“王半山(安石)最赏此五六一联,细味之,大有杜意。”(同上书)历代评家都认为,此律句中层折,暗转暗递,出语浑沦,不露筋骨,确实极近杜甫的风格。

《安定城楼》作者、注释和解题 - 唐诗经典 - 可可诗词网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解题】
 此诗作于开成三年(836)春。时李商隐在泾原(治所泾州,在今甘肃泾川北)节度使王茂元幕,并已成为其女婿。是年应博学宏辞科试落选,仍回泾原幕。此诗即作于回幕之时。安定:郡名,即泾州,天宝元年(742)曾改为安定郡,乾元元年(757)复为泾州。诗中描写登楼所见春色,抒发忧念国事的情怀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颈联“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抒写要完成回天转地的功业之后再归隐江湖的远大抱负,境界高远,为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所激赏,认为“虽老杜无以过”(《苕溪渔隐丛话》卷二二引《蔡宽夫诗话》。尾联则对猜忌排挤人才的腐朽势力进行辛辣讽刺和强烈抨击。
 【注释】
 ①迢递:高貌。汀洲:水中平地。②贾生:指贾谊,见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解题”。此处以贾谊自比。年少虚垂涕:贾谊给汉文帝上《陈政事疏》时还是个青年,故称“年少”,作者此时亦只二十六岁。贾谊疏云:“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但未被文帝大用,所以说“虚垂涕”,即痛哭流涕是白费;言外指自己应试不第而伤心也是徒然。③王粲(177—217):字仲宣,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早年曾避乱离京,远赴荆州依刘表,春日登当阳城楼,感远游不得志而作《登楼赋》。此处以王粲自比。④二句意谓自己常想在晚年归隐江湖,希望为国家作出扭转乾坤的事业后再入扁舟去过放浪江湖的生活。回天地:使天地改变,喻指政治局面好转。⑤二句用《庄子·秋水》中的故事:惠子在魏国任国相,庄周去拜见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是来代你为国相。惠子非常恐慌,在国内搜了三天三夜。庄周就去见他,对他说:南方有种鹓(yuan)雏(即凤凰)鸟,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鸱(猫头鹰一类的鸟)得到一只腐鼠时,鹓雏恰巧经过。鸱以为鹓雏要抢那只腐鼠而发出怒声:吓! 如今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庄周以鹓雏自比,以鸱比惠施,以腐鼠比相位,表示自己蔑视权位。李商隐在此处则用以表示自己志向远大,对博学宏词科落第并不在意,而对猜忌排挤自己的人则表示极端蔑视。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文宗开成三年(838)春,诗人应博学宏辞试落选,入泾原节度使(治泾州,即安定郡)王茂元幕。这首境界宏远、风骨峻拔的七律是他初到泾州时登楼抒怀之作。首联从登览泾川春色发端,展现出一片阔远之境。颔联转写个人困危境遇,以贾谊垂涕、王粲远游分切己之忧国和暮游。国家的危机、个人的困踬,统于“虚垂涕”三字中包括。王粲曾赋《登楼》,亦与诗人登楼抒怀的现境正合。用典精切。腹联出句承“虚垂涕”“更远游”来,先尽量放开,对句却用力兜转,强调必待干出一番回天转地的功业而后身入扁舟,归隐江湖。纵收开合的对照,突出了“欲回天地”宏愿的坚定性,而且使这一联别具峻拔拗峭的情致。王安石激赏此联,以为“虽老杜无以过”。尾联对啄腐成癖、猜忌志士的小人投以讽刺。
这首登临之作,以抒写抱负为中心,将忧念国事、感慨身世、抨击腐朽等内容融为一体,展现出青年诗人阔远的胸襟和峻拔坚挺的精神风貌。除首联以高楼骋望发端外,以下三联都不再写景,但贯注全诗的高情远意与登高望远的情境仍然神合,在登临的律诗中也是创格。
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

唐李商隐的七言律诗。安定,郡名,即泾州 (今甘肃泾川县北)。诗曰: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诗以登楼骋望发端,与王粲《登楼赋》同一情趣。三四句以贾生垂涕、王粲远游比喻忧怀国事与远幕依人。五六句写虽然人生困踬,可是仍然有凌云之志。于纵收开合中突现回转天地之功成方入扁舟隐居的宏愿,境界阔远,风调峻拔。七八句对吞腐纳朽之小人以讥刺,当是有感而发。笔力健举,风骨清峻,结构严谨,用典恰切,因而显得更加意味隽永。

☚ 九成宫   汉南书事 ☛
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

唐李商隐的七言律诗。安定,郡名,即泾州 (今甘肃泾川县北)。诗曰: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诗以登楼骋望发端,与王粲《登楼赋》同一情趣。三四句以贾生垂涕、王粲远游比喻忧怀国事与远幕依人。五六句写虽然人生困踬,可是仍然有凌云之志。于纵收开合中突现回转天地之功成方入扁舟隐居的宏愿,境界阔远,风调峻拔。七八句对吞腐纳朽之小人以讥刺,当是有感而发。笔力健举,风骨清峻,结构严谨,用典恰切,因而显得更加意味隽永。

☚ 九成宫   汉南书事 ☛

《安定城楼》an ding cheng lou

City Gate Tower of Anding→李商隐(Li Shangyi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