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守株待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守株待兔典源出处 《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ei) 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战国寓言小说。韩非撰。原载《韩非子·五蠹》。今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等本。陈蒲清等编《中国古代寓言选》、王玄武等编《中国历代寓言选》、公木等编《历代寓言选》皆录入。作品叙述:有个宋国人在耕田。田里有一棵树,一只兔子奔过去,碰在树根上,撞断了脖子,死了。宋人得到了这只死兔,从此,他就丢下锄头,守在大树根旁边,希望再有撞死的兔子到手。结果,他再也不可能得到兔子,而其痴心妄想,却被人当成了笑话,传遍了宋国。这个故事,韩非本来是说明 “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不合时宜,但其客观意义除了讽刺那些看不清环境变化而拘泥旧说和墨守陈规的人之外,还可以用来讥笑那些只知坐待时机,不肯积极努力的一类人物。那个宋国人愚蠢可笑,他把“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的“偶然”,当做“必然”,而老是在树下守着,“冀复得兔”。作者在这里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漫画式地勾勒了宋人“释其耒而守株”的蠢行和幻想,从而突出了针砭刻板保守而不知变通之类人物这一主题思想。“守株待兔”后为成语,流传于世。 ☚ 矛与盾 吕不韦 ☛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先秦寓言。战国时期韩非著。《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江南岑生 安期生与东海黄公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异 刻舟求剑 比喻办事或看问题刻板固执,不知变通,结果达不到目的。语本《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例 他把这群吵吵闹闹的小青年看得太简单了。在某种意义上说,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顾笑言《你在想什么》六)文学艺术工作者必须正视我国当前迅速发展的实际,来考察我们过去用惯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刻舟求剑”。(夏衍《劫后影谈》) 守株待兔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是(韩非)对墨守成规者的讽刺。现多比喻不经过主观努力,只根据狭隘经验而想侥幸得到收获或成功。语本《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例 相信好命运,便守株待兔———会在盲目和乐观中贻误自己。(华琪等《无名者格言》一)海滩上插网捕鱼,这是一种原始的劳动方式,守株待兔式的劳动。(秦培春、马中陵《海滩·引子》) 同 都是比喻性成语,都用以比喻固执拘泥,不根据实际情况行事。都可作各类句子成分。
守株待兔
兔子在迅猛奔跑时触到树蔸(株指树蔸),折断脖子而死,只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宋人却因此守候在树蔸旁边,希望再次捡到一只兔子。他没有想一想,那样乱跑乱撞的兔子不一定还会出现,即使还出现那样的免子,它也不一定与上一只兔子走同样的路线。从哲学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偶然发生的事情,决不能认为以后必然再次发生。宋人正是视偶然作必然,才会有守株待兔的愚蠢行为。这就是本则寓言的哲学意蕴。 这则寓言的具体讽刺对象是什么呢?作者在同一篇文章里曾有解说:“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战国时期的生产力较之前代已有极大的提高,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也促进了政治制度和人的行为模式的改变。在这样的时代,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具备新的观念,采取不同于前代的措施。韩非正是怀着这样的认识,倡导人们“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宣扬“治民无常,惟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心度》)。但“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复古守旧派却言必称尧舜,行必效先王,抱礼乐诗书之残,守仁义道德之旧,给社会的前进带来明显的阻碍。这则寓言以守株待兔的宋人比喻复古守旧派,意在嘲讽他们落后于时代的愚昧观念和行为,它告诉人们。复古守旧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得而为天下笑。 这则寓言还包涵着其他的客观意义,既可以用来讽刺那些墨守陈规,只凭过去经验办事而不知变通的人,也可以用来讽刺那些希图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的人。后人以“守株待兔”作为成语使用时,一般也是取这些客观意义。 这篇寓言中所塑造的宋人形象是颇具典型性的。《韩非子》有八则寓言故事都以宋人作为保守、愚昧的形象(包括本书入选的《智子疑邻》、《狗猛酒酸》、《守株待兔》),其他诸子的寓言也常以宋人作为嘲弄对象。 宋是殷商后裔, 可能保存了很多旧的风俗习愤, 而宋国又出了一个蠢猪式的人物宋襄公, 于是“天下之恶归焉”,成了愚昧保守的典型。 本则寓言非常短小,通篇不足40字,却简洁而又生动地写出了兔子撞死的过程,农夫的行为和心理以及事情的结果,而这件事又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真可谓尺幅千里。 守株待兔典源出处 《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ei) 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释义用法 宋国有个耕田的人,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于是放下农具守着,希望再有兔子来撞死,好多得几只兔子。结果成为笑柄。后以此典形容僵死不知变通,墨守旧规; 或坐以待成, 希图不劳而获。 用典形式 【守兔】 清·顾炎武:“守兔江湄迟夜月,饮牛涧底触秋声。” 【守株】 唐·罗隐:“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缘木更难求。”清 ·王士禛:“杜家笺传太纷拿,虞赵诸贤尽守株。” 【伺兔】 清 ·吴檠:“梦鹿忘覆蕉,伺兔笑守株。” 【宋株】 唐 ·杜牧:“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兔守】 清·黄鷟来:“行藏犹兔守,卷帙笑萤干。” 【株守】 清 ·郑燮:“株守,最嫌吏扰,怕少官钱,惟知农友。” 【困株木】 清·王士禛:“君亦困株木,周道多蒺藜。” 【伺投兔】 宋·黄庭坚:“守株伺投兔,岁晚将何获。” 【兔守株】 唐·温庭筠:“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守株待兔】 清·黄遵宪:“几辈守株犹待兔,何人歧路哭亡羊?”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珠,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意译】 宋国有个人正在耕田,忽然看见一只飞跑的兔子一头撞在田里的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这个人拣起兔子,十分得意。他索性丢下农具,守在树桩跟前,希望再能得到撞死的兔子。可是等呀,等呀,当然是不可能再等到兔子了,而他这种愚蠢的做法,却被当作笑话传遍了宋国。 【解说】 这是一则对那位宋人把偶然现象当作必然规律进行嘲讽的故事。世界上的现象,有经常重复出现的,也有出现过一次,之后就绝难重复的。前者是由事物内部本质的原因引起的,后者则完全是一种偶然、碰巧,是由事物外部的或事物内部次要的,非本质的原因引起的。在这则寓言中,兔子触株而死,这纯粹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根本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痴心妄想地在那里等待, 其结果只能是两眼望穿, 一无所获, 反被人嘲笑。因此, 这则寓言可以教育人们,一定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切不可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同时,它还可以进一步劝告人们,放弃主观努力,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碰巧上面,这类机会主义、等待主义的想法,只能是和那个守株待兔的宋国人一样,到最后一无所获。当然如果想用陈旧过时的方法来解决当今的新问题,那与守株待兔、不知变化的做法, 也并无二致。 【相关名言】 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 并从其中引出思维的必然性, 这是唯物主义; 从思维中引出必然性、因果性、规律性等等, 这是唯心主义。 ——苏联·列宁 愚昧从来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 ——法国·左拉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珠,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意译】 宋国有个人正在耕田,忽然看见一只飞跑的兔子一头撞在田里的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这个人拣起兔子,十分得意。他索性丢下农具,守在树桩跟前,希望再能得到撞死的兔子。可是等呀,等呀,当然是不可能再等到兔子了,而他这种愚蠢的做法,却被当作笑话传遍了宋国。 【解说】 这是一则对那位宋人把偶然现象当作必然规律进行嘲讽的故事。世界上的现象,有经常重复出现的,也有出现过一次,之后就绝难重复的。前者是由事物内部本质的原因引起的,后者则完全是一种偶然、碰巧,是由事物外部的或事物内部次要的,非本质的原因引起的。在这则寓言中,兔子触株而死,这纯粹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根本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痴心妄想地在那里等待, 其结果只能是两眼望穿, 一无所获, 反被人嘲笑。因此, 这则寓言可以教育人们,一定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切不可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同时,它还可以进一步劝告人们,放弃主观努力,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碰巧上面,这类机会主义、等待主义的想法,只能是和那个守株待兔的宋国人一样,到最后一无所获。当然如果想用陈旧过时的方法来解决当今的新问题,那与守株待兔、不知变化的做法, 也并无二致。 【相关名言】 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 并从其中引出思维的必然性, 这是唯物主义; 从思维中引出必然性、因果性、规律性等等, 这是唯心主义。 ——苏联·列宁 愚昧从来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 ——法国·左拉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 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或意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南朝梁武帝《围棋赋》:“勿胶柱以调瑟,专守株而待兔。” ☚ 自投罗网 寿陵失步 ☛ 守株待兔❶比喻坐等意外收获。《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 “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守株待兔,岂是良图? 乘此壮年,正堪跋涉,速整行李,不必迟疑也。” 守株待兔【出处】 《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株: 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桩子。守在树桩子旁等待再来撞死的兔子。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典出《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株:树桩。比喻心存侥幸,幻想不劳而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而不知变通。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成〉形容不主动努力,寄希望于偶然的机遇,也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守株待兔的侥幸心理。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喻世明言》一八:“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守株待兔,岂是良图。”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见“守株”。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动词性,连动结构。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上死了,他便在树旁长久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努力,存有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收获,用于贬义,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桩。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存在侥幸心理,妄图坐享其成。战国时,有一个宋国人正在地里劳动,一只野兔飞跑过来,在田旁树桩上撞断了脖子。农夫得意地捡起兔子回到家中。从此,他放下锄头,天天守候在树桩旁,妄想还能捡到兔子。结果兔子没有捡到,自己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见《韩非子·五蠹》)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古代宋国有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在树桩上撞死了,从此他便在树桩旁边等候,希望再有兔子来撞死。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指希望不劳动而侥幸有所收获。 ☚ 是古非今 袭人故技 ☛ 侥幸 侥幸幸(幸而;幸得;徼幸;冀幸;偷幸;冒幸;天幸) 早(早则;早是) 幸(侥幸) 赖(~有此尔) ☚ 幸运 处于 ☛ 不知变通 不知变通做事刻板,不变通:笨作 ☚ 拘泥于成规 死板 ☛ 树根 树根柢 骨 ☚ 根 草根 ☛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免走触株,折领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免。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后以此典形容墨守陈规,不知变通;也形容坐以待成,希图不劳而获。南朝梁·萧衍《围棋赋》:“勿胶柱以调瑟,专守株而待兔。”魏·卞兰《赞述太子赋》:“嘉通人之达节,笑俗士之守株。”唐·罗隐《投永宁李相公启》:“独某行迷要路,坐守穷株;九品班资,略非亲旧。” ☚ 轼庐 受书黄石 ☛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more hares to come and dash themselves against it—trust to chance and strokes of luck; await a windfall 守株待兔shou zhu dai tustand by a tree stump waiting for a hare to dash itself against it—wait for a windfall 守株待兔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hares to come and clash themselves against it—trust to chance and windfalls;pin hopes on chance and luck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株: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桩。比喻死守着经验,不知变通,或妄想不经努力就能获得成功。trust to chance and windfalls, await a windfall, wait for gains without pains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解义】株:树桩。守在树桩旁等待获得撞死的兔子。原比喻做事呆板,不知变通。后引申为不想努力,却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比喻拘泥不变。或妄想不劳而获。《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钦山文邃禅师》:“守株待兔,枉用心神。”明·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三:“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 守株待兔从前,宋国有个农夫。一天他在田里耕作,忽然看到有只野兔子从远处奔来。只见它狂奔乱闯,竟撞在田边突出地面的一个树根上,顿时折断脖子死去了。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心存侥幸,坐等意外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韩非子·五蠹》记载,宋国有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在树桩上撞死了,就捡回家,从此放下农活,天天在树桩边守候,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释义】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在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株:露在地面上的树桩。守在树桩下,等待兔子来。比喻心存侥幸,坐等意外收获。韩寒《三重门》一二:“雨翔~半天,终于碰上一个自己懂的单词,不肯放过显示的机会。” 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守株待兔格式 掌故式。 坐等意外收获的侥幸心理守株待兔格式 掌故式。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比喻心存侥幸,坐等意外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韩非子·五蠹》记载,宋国有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田间的树桩上死了,就捡回家。此后,他放下农活天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株:树桩。耒:一种农具。后将此概括为“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解释 株:树桩。守着树桩,等待兔子在树桩上碰死。后用来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而不知变通。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守着树桩,等待兔子。宋国有一农夫在劳作时,一只飞跑的兔子撞在树桩上折颈而死,那农夫就扔下手中农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得到来撞树桩的兔子。见《韩非子·五蠹》。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解义】 株:树桩。守在树桩旁等待获得撞死的兔子。原比喻做事呆板,不知变通。后引申为不想努力,却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株: 露在地面上的树桩。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上来)。这是《韩非子·五蠹》中的寓言故事: 战国时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里有个树桩。一天有只兔子狂奔过来,结果一头撞死在树桩上。农夫白捡了一只兔子,十分高兴,于是就不再干活,整天守在树桩旁,等着别的兔子撞上来。可是再也没兔子撞过来了。后来就以“守株待兔”比喻心怀侥幸坐等机会。《喻世明言》卷一八:“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岂是良策。” 守株待兔shou zhu dai tu株:树桩。守着树桩,等待获得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韩非子·五蠹》记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后以此比喻拘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也比喻企图不劳而获、坐待成功。 刻舟求剑 胶柱鼓瑟kè zhōu qiú jiàn;jiāo zhù gǔ sè刻舟:在船上刻下记号;求剑:到河里去找丢失的剑。《吕氏春秋·察今》说:楚人有乘船过江者,剑掉入江,即在船边刻上记号,等船靠岸后,在记号之处下水捞剑。瑟:一种古乐器;柱:瑟上调节音声的短木,胶住了它,柱不能动,音调不能调整,喻拘泥固守。比喻做事过于拘泥,不知变通。清·曹雪芹等《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了。” 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守:守候。株:树桩,露出地面的树根,或残留在地面上的树干。待:等待。守候在树桩旁边等候撞死的兔子。《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跑)触株,折颈而死,因释(放下)其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像木叉)而守株,冀(希望)复(再次)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比喻主观不努力,希望坐享意外的收获。 BMR3【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守着树桩子,等着得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原比喻不经主观努力而妄想获取意外的成功。现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灵活变通。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待:等待。 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连动〕 株,树桩。比喻不作努力,而坐等成功的侥幸心理。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语本《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陆星儿《灰楼里的童话》:“他像个~的猎人。”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kè zhōu qiú jiàn;shǒu zhū dài tù【上】求:寻找。在船舷上刻下记号,以便寻找落水的剑。比喻静止地看问题,办事机械固执。 ☚ 贵远鄙近;慕古薄今 临渴穿井;及溺呼船 ☛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守株:守在树根前。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待:等候。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也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