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亡戟得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亡戟得矛 《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战国齐邑)之余子(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兵器)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高诱注:“亢,当也”)也哉!’” 春秋时齐晋交战,齐国的一个士兵丢失了自己的戟却拾得了一只矛。 丢了自己的武器,他心中总感到不愉快,便以此向别人去问得失,寻看法。路人认为,亡戟得矛,得失相当;叔无孙则认为,亡戟得矛,得失不相当。说得失相当,是因为戟和矛都是兵器,著眼于大同;说得失不相当,是因为戟和矛毕竟有区别,著眼于小异;所以即使对于同一件事,观点不同,结论也必然会不同。 后因以“亡戟得矛”比喻有失有得,得失相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