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xuesheng guancha nengli depeiyang

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善于正确、全面、深入地感知事物特点的能力。这里所指的事物,对化学学科而言,包括自然现象、实验现象、教师的示范动作、实物、模型和图表等。
观察能力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起点。完美的观察能力应具有目的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客观性等优良的观察品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上述目标,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观察的条件,教会他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其程序为: 制定观察计划,明确具体的观察目的,完成必要的知识准备;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积极认真地进行记述 (口头或书面) 和思考等。观察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观察对象的属性等因素有关。低年级要多从示范引导,观察单一因素入手,逐步达到全面和综合观察; 高年级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深入观察某种属性,再综合得到对观察对象整体的完整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般可通过明确目的,指导方法,启发思维等途径实现。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重在强调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对此教师必须做周密计划。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引人入胜或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中,帮助学生抓住观察的对象,了解观察的意义,从而为全面、正确地描述、分析、推断实验现象打下良好基础。观察的目的往往取决于教学要求,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根据不同要求独立、主动地确定观察目的的能力。在初学化学时,学生往往对那些感觉新奇、刺激强烈的化学现象有浓厚兴趣,容易忽略实质性的内容; 对已观察到的现象,也较难做出全面的描述; 有的学生在观察时处于消极、被动地位。上述种种,都会妨碍观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要有一个过程。初中阶段,“教师指点,学生观察”的训练方法不可缺少。“指点”必须向学生说明应当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等,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教师应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能根据教学要求 (目的和内容) 独立地确定观察目的。同时,教师应注意配合变化多样的观察现象,设疑质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在期待学习的心境下保持高度集中的观察力。
指导学生既全面而又有主次地进行观察,有助于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全面观察指对物质、物质变化的过程、有关的仪器装置等都进行观察,以获得对观察对象的完整的感性认识。鉴于观察对象的复杂性,有的现象瞬间即逝,难以捕捉,或清晰度不够,难以辩认,这就要求学生能根据观察目的,分清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不忽略那些较隐蔽或较易消失的主要现象。学会迅速分清观察现象的主次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要点,教师应从观察的顺序和内容上给予指导。观察的顺序一般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例如,先观察仪器装置,再观察各种反应物,而后观察物质变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最后观察生成物,在此基础上综合得到一个整体印象。观察的内容包括在对仪器装置进行整体观察时迅速找到其中心位置,感知反应物、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硬度、气味、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观察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色、味、光、热、声、燃烧、沉淀、气体等一系列特征现象。总之,既全面而又分清主次地进行观察,即要求在重点观察主要现象的同时,不遗漏次要现象; 既要观察到显著的现象,又要迅速察觉到那些隐蔽的、易消失的现象。为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演示实验的作用和效果。在演示过程中,力求操作规范、准确、现象明显; 对某些现象不清的实验应予改进,或采用衬屏对比、实验对比和空白对比等方法以扩大背景与现象的“反差”; 对反应过快或受次要现象干扰严重的实验,教师应进行重复演示,以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将有些课堂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能增加学生观察和动手的机会; 适当运用投影、幻灯、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扩大学生的观察面,提高观察效果。此外,指导学生通过眼、手、鼻等多种感官的配合去感知所观察的对象,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
启发学生在观察的同时积极思维,能将观察引向深入。与其他的感知过程一样,观察化学现象始终与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教师必须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观察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以获得正确、全面的感性认识; 适时地向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设疑激疑,引导学生结合观察对象积极思考。通过思维活动,达到释疑解疑的效果,以促使学生把握化学现象的本质属性。

☚ 化学教学语言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000065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