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翼 虎翼hǔyì┃┃ 为虎添翼。喻辅助强暴之势,使之更强。语出汉贾谊《新书·淮难》:“此所谓假贼兵为虎翼者也,愿陛下留意计之。”唐·李绅《却过淮阴吊韩信庙》诗:“英主任贤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龙鳞。” ☚ 卧鼓 卷席 ☛ 虎翼hǔ yì如虎添翼。比喻权势加剧。《汉书·贾谊传》:“所谓假贼兵为虎翼者也。” 助长 助长长 养 翼成 助长兴致:助兴 助长胆气:养胆 助长声势:助威(擂鼓~) 张目(助我~) 摇旗呐喊 从旁助威:放屁添风 帮助恶人,助长其势力:虎翼 为虎添翼为虎傅翼 假翼于虎 借虎以翼 与虎添翼 增加怨恨,助长祸患:资怨助祸 助长豪强:养强 助长事态发展:把薪助火 助长他人的坏行为:成人之恶 迎合和助长坏人坏事:逢恶导非 一时宽恕,只能助长坏人坏事:姑息养奸姑息惠奸 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纵风止燎 (帮助增长:助长)
另见:帮凶 ☚ 帮助的程度 无助 ☛ 虎翼 虎翼宋代禁军名。《宋史·兵志》: “虎翼: 〔宋初号雄武弩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 选壮勇者为上铁林,其次为下铁林。雍熙四年 (公元984年) 改为左、右厢,各3军。咸平五年 (公元1002年) 以威虎军来隶。景德三年 (公元1006年)选效顺兵补其缺。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择本军善水战者为上虎翼,六年又选江、淮习水卒于金明池,按试战棹,立为虎翼军。江、浙、淮南诸州亦准此选置。七年,改为虎翼水军。旧指挥75,庆历中,增置21,总96。京师90,并水军1,襄邑、东明单各1,长葛1〕。” ☚ 虎捷 虎枪营 ☛ 00015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