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学生多功能汉语词典︱凡例 凡例 本词典是专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而编写的工具书,主要服务对象是初中、小学学生和语文教师,也适合同等文化程度的其他读者使用。 本词典全面贯彻国家有关汉字字音、字形、笔画、笔顺和部首等各项规范标准,特别注意紧密结合通行教材,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具有严格的规范性、较强的科学性和突出的实用性。 一、字 头 1.本词典收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共同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的全部汉字,并适当补充中小学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一些较常见的字,合计收字8000多个(不包括繁体字、异体字)。 2.多音字分列字头,如“长(chánɡ)”和“长(zhǎnɡ)”,“恶(wù)”和“恶(è)”。 3.字头按音序排列。同音字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笔画数相同的字按起笔笔形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乛(折)的顺序排列。 4.以规范字为字头,字头后附有繁体字和异体字,同时有繁体字和异体字的,先列繁体,后列异体。异体字在左上角加星号(*)作为标记,异体字不止一个时,只在第一个字前标星号。繁体字或异体字只具有字头的某一个或几个义项时,在右上角加注义项序号,如:“果(*菓)”。 5.每个字头后,标明读音、笔画数、所属部首和结构。 6.部分基础字下介绍了古字形和构字方法,如日、月、大、羽、雨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二、词 语 1.本词典在字头下收正式词条20000条,加上字头后附列的组词,共收词语约35000条。 2.收词原则: (1)根据中小学生认知水平,重点收录中小学生常见常用的词语。 (2)适当收录社会上较习用的新词、新语和已进入日常生活的百科词语。 (3)原则上不收录方言词、罕用词和现代不常用的文言词,一般也不收录人名、地名、官职名、机关名和国家名。 3.词条排列: (1)甲乙词条字形相同,但乙词条末尾音节读轻声,二者意义也不相同的,分立词条,乙词条排在甲词条之后,如“地道(dìdào)”和“地道(dìdɑo)”。 (2)甲乙词条字形相同,但乙词条末音节儿化,二者意义也不相同的,分立词条,乙词条排在甲词条之后,如“白面”和“白面儿”。 4.异形词:本词典一般不收录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淘汰的异形词。对《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的异形词,按该表的规定处理,以推荐词形为正式词条,在词条后以“不要写成‘××’”的形式加以提示,‘××’即为非推荐词条。对尚未明确规定的常见的异形词,本词典根据理据和通用情况把推荐词形列为正式词条,词条最后以“不宜写作‘××’”的形式加以提示。 5.每个字头下的词条均按音序排列。第二个字读音相同的,按笔画顺序排列;第二个字音、形都相同的,按第三个字的音序排列。依此类推。 6.为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词条义项后酌收与该义项相关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以同、反形式表示;同、反义词适合该词条所有义项的,在同、反前加“‖”表示。释文中出现过,已经表明了是同义词、反义词的词语,不再在同、反后收列。 三、注 音 1.全部字头和词条均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按四声标调。 2.有异读的字、词一律按照《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订的读音注音,未经审订的按约定俗成的原则注音。 3.轻声字只注音不标调,如“宽绰 kuānchuo”;可读轻声也可不读轻声的不标轻声。 4.必须读儿化音的词,标出儿化音,并在词条中用缩小的“儿”字表示,如“白面儿 báimiànr”;可儿化也可不儿化的不标儿化音。 5.多音字在单字全部释义完了之后,用“另见×页”注出其他读音。 四、释 义 1.一般只收列普通话中的常用义项,不收罕用义项。 2.字头或词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的用序号(1)(2)(3)等加以区分。一个义项下还需要分条的,用a) b) c)等表示。 3.为了揭示词语使用范围,用圆括弧引入语境的限制语。例如: 【深厚】(3)(基础)扎实▹~的理论功底。 4.成语、典故的释义:一般先解释字面义,后解释比喻义或引申义;字面义显而易见、无需解释的,直接解释比喻义或引申义。需单独解释的成语中疑难的字词,在释义开头先予以注释。 5.比喻义、借代义的释义:比喻义的提示用语是“比喻”,借代义的提示用语是“借指”。例如: 【顶峰】山的最高峰;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烽火】古代军事报警用的烟火;借指战火、战争。 6.有文言色彩的词标〈文〉,如“锒铛”。有口语色彩的词标〈口〉,如“旮旯儿”。多个义项均属于〈文〉〈口〉的,在义项之前统标一个,不逐项标注。音译的外来词在释义之前先标注“音译词”或“×语音译”等。 7.释义后举例说明,释义同用例中间用“▹”隔开。用例之间用“|”隔开。用例中出现的被释字或词语用“~”代替。 五、提 示 1.在容易产生分歧、出现语误或造成不规范的地方,本词典尽可能分别不同情况加以提示。“提示”放在释义文字全部完了之后,用“ ”表示。 2.字头部分的提示侧重在字音、字形、笔顺、字义容易产生混淆和出现错误的地方。 3.字音的提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的统读音,提示为“统读×”。 (2)易误读的字,提示为“不要读成×”。 (3)多音字易混读的,提示为“这里不读×”。 4.词条部分的提示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对异形词规范的处理意见。 (2)指出词语在读音或写法上应注意的地方。如“济济一堂”条下提示“‘济济’这里不读jìjì”;“按部就班”条下提示“不要写成‘按步就班’”。 (3)指出词语在使用中应注意的地方。如“反而”条下提示“常跟‘不但’‘不仅’等连用,表示转折”;“伏法”条下提示“跟‘服法’不同。‘服法’指服从法院判决”。 (4)对一些易混的同义词、近义词着重在用法上作简要的比较。如“奔驶”条下提示“跟‘奔驰’不同”;“必需”条下提示“跟‘必须’不同。‘必需’强调某种事物或做法特别需要,多用在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前,如‘必需品’‘必需的工具’”。 六、知识窗 为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文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本词典特辟 “知识窗”栏目。该栏目用灰色色块表示,内容包括成语故事与典故、中外文化名人简介、国内外著名的名胜古迹、民风习俗等等。 |
☚ 学生多功能汉语词典︱六、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学生多功能汉语词典︱出版说明 ☛ 00011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