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雨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雨韭 【名称出处】:《纲目拾遗》 【概况】: 异名 水白菜(《陕西中药名录》),浮蔷(《救荒野谱》),青茨菇花(《纲目拾遗》)。 基源 为雨久花科雨久花属植物雨久花的地上全草。雨久花属全世界有6种;中国有5种,广泛药用的有3种。 原植物 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 Regel et Maack,又名蓝鸟花(《植物名汇》)。 历史 雨久花首载于《秘传花镜》载:“雨久花,苗生水中,叶似茈菰,夏日开花,似牵牛而色深蓝。”《纲目拾遗》引《汪连仕草药方》云:“雨久花生水泽旁,即青菇花。”上述与本种相似。 形态 一年生浅水生草本,高30~80cm。根状茎粗壮,短或平卧,须根白嫩柔软,全株光滑无毛。 茎直立,基部常呈紫红色。 初生叶叶柄长达30cm,有长鞘,有时膨胀成囊状;叶片披针状线形,后生叶渐宽,最终成心状卵形,长3~13cm,宽2.5~10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具弧状脉;茎生叶具短柄,长5~12cm,叶片卵状心形,长5~12cm,宽4~10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 总状花序超过叶的长度,长7~15cm,顶生,有花10余朵;花梗长5~10mm,花直径2~3cm;花被片6,蓝色,长圆形,长约1cm,排成二轮,外轮较内轮稍大,顶端钝;雄蕊6,其中一个较长大,花药为浅蓝色,其余较小,均为黄色花药,花丝上部有角状突起;雌蕊1,较雄蕊长,子房卵形,花柱稍弯。蒴果长卵圆形,先端有细喙,基部有宿存花被。 种子长圆形,有格纹。花期7~10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405页.图263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池沼、湖、河的边缘或浅水沟和水稻田。 分布于中国东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和河南。 。【药性】:功效 清热定喘,解毒消肿。 主治 高热,喘息,疔毒,痔漏。 ❶ 汪连仕《采药书》:“去湿之功同茵陈。散一切疔毒,消痔漏,明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吉林中草药》:“治小儿高热咳喘:雨久花6g。水煎,日服2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