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孝堂山石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孝堂山石祠

中国古建筑。位于山东省肥城县孝堂山顶,相传为汉孝子郭巨的墓祠。为一坐北朝南面阔2间之单檐悬山建筑,全由石材构成。东西长4.14 m,南北宽2.5 m,高2.6 m,南面正中立一八角形石柱,下柱础亦作栌斗式样。柱上挑形石梁以承屋面。屋面正脊略起,瓦陇两端出挑山,均系石刻而成。室内后壁处有石供案。祠内东、北、西3壁共刻绘画像36幅,亦有若干浅浮雕。壁上另有东汉永建四年(129)以后的刻字及墨书多条。

孝堂山石祠

孝堂山石祠

位于山东长清县孝里铺孝堂山上,相传是汉代孝子郭巨的墓祠。根据早于东汉永建四年(129年) 的参观题记和画像风格,石祠建筑年代约为公元一世纪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祠堂全部石筑,高二点五八米,平面作横长方形,面阔两间,室内宽三点八米,进深二点零八米,屋顶两面坡的石板刻出脊背、瓦陇、勾头、椽头、连檐等形状,作单檐悬山顶式。后面及两山俱有封闭墙体,墙壁用厚约二十厘米的石块砌成。祠堂正面开敞,正中立八角棱形石柱,柱高八十六厘米,为柱径的三点一四倍,上下同径无收杀。柱之上下刻成斗形,与后墙间置跨度二点零三米的三角石梁,负载屋顶,分祠为两间。前檐东西角各有一石柱支持。山墙、八角形柱大斗和瓦当上均刻蕨纹、垂帐纹、菱纹等简朴装饰。祠内石壁和三角石梁上雕刻有精美图画,反映内容广泛的神话传说、天文星象、历史故事和当时统治阶级生活的朝会、出行、迎宾、征战、献俘、狩猎、庖厨、百戏等场面,雕刻多为平地线刻法,风格劲利,在汉画像中独具一格。祠内最早的游人题记有东汉永建四年和永康元年(167年)两则。西山墙外壁刻有北齐武平元年(570年)的《陇东王感孝颂》。此祠自宋赵明诚的《金石录》以来累见著录,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

☚ 山东沂南古画像石墓   山东嘉祥武梁祠 ☛

孝堂山石祠

东汉章帝、和帝时期(76年~105年)的墓地祠堂。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孝堂山顶。传说为汉代孝子郭巨墓祠。祠堂为青石结构,单檐悬山顶2开间,坐北朝南,面阔4.14米,进深2.5米,高2.64米。屋正中有八角形石柱,并具有梁、枋、斗、屋顶等,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物。祠堂内外壁,有历代留下的大量刻字和墨书题记,最早的一条为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西山墙外,刻有北齐武平元年(570年)陇东王的 《感孝颂》 。祠东、西、北3壁和隔梁石上皆雕刻有精美的画像36幅,采用阴线刻出物像或用凹入平面法。线条洗炼、形象生动而简朴,是汉画像中少见的精品。画像内容是与祠主人经历和生活有关的车马出行、庖厨饮宴、狩猎百戏等图像。横贯3壁上部,场面宏伟的 “大王出行图” 表明祠主曾参加过诸侯王的卤簿活动; 北壁下部的 “二千石出行图” ,则表示了祠主生前的最高官秩。还有伏羲、女娲、西王母、风伯、雷公等神话内容以及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古代战争等历史故事画面。隔梁石的底面,刻有日、月、星、辰。画像中主要人物之旁,有 “大王车” 、“令”、“相” 、“孔子” 、“二千石” 、“胡王” 等榜题。该祠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