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孙恩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孙恩起义东晋时期琅琊人孙恩领导的起义。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在其叔父孙泰被晋王朝以谋反罪杀害后,逃到海岛上,聚众100余人,十月,率众登陆起义,攻破上虞(今浙江上虞),杀县令。又破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吴国内史桓廉及临海、义兴太守皆弃郡逃走。会稽谢鍼、吴郡陆瓖、吴兴丘尩、义兴许允之、临海周冑、永嘉张永皆起兵以应孙恩。晋王朝派卫将军谢琰、辅国将军刘牢之率军镇压。十二月,谢琰击杀许允之,又击丘尩,琰进驻乌程(今浙江吴兴)。刘牢之进军浙江,杀义军数千人,孙恩退军入海。四年五月,孙恩率义军从涞口二次登陆入余姚(今江江余姚),破上虞,进至邢浦(今浙江绍兴),击杀谢琰。十一月,于余姚击败高雅之,晋军死者十之七八。晋以刘牢之率五郡兵镇压,恩避其锋退入海岛。五年五月,孙恩率义军第三次登陆,进攻沪读,杀吴国内史袁山崧以下4000多人。六月,孙恩率楼船千余艘,战士十余万由海道至丹徒(今江苏丹徒),进逼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义军楼船高大,时遇逆风,行进缓慢,刘牢之、司马尚之援军已到,孙恩乃浮海北走郁洲(今江苏连云港东),被北府兵将领刘裕击败,孙恩只好又南浮海上。元兴元年(402年)二月,起义军第四次登陆进攻临海(今浙江临海),被晋太守辛景击败。孙恩投海而死。部众仅剩数千人,由其妹夫卢循率领,继续战斗。参见“孙恩”。 孙恩起义东晋末年农民起义。孙恩,琅邪(山东临沂)人,字灵秀。世奉五斗米道。其叔孙泰是教主,借传教组织农民。隆安三年(398)事泄被杀。孙恩逃奔海岛,伺机而动。浙东一带是北来侨姓士族集中之地,土地兼并十分激烈,阶级矛盾尖锐。隆安三年,执掌朝政的司马元显为在军事力量上压倒控制荆州的桓玄,下令征发三吴八郡(长江三角洲以南及浙东地区)免除奴隶身份后为佃客者当兵,遭到江南八郡人民的反对。孙恩乘机率众登陆,发动起义,旬日之间,众达数十万。自称征东将军,烧官府、杀官吏,三吴震动。东晋令谢琰率北府兵前往镇压。为避免过多损失,他率军退回海岛。次年再度登陆,入余姚(今属浙江)、攻上虞(今属浙江)、破会稽(浙江绍兴),大败北府兵,阵斩谢琰。隆安五年(401),义军第三次登陆,破扈渎(上海),溯江而上,直达京口(江苏镇江),进逼都城建康(江苏南京)。矢利后又退守海岛。隆安六年(402)义军第四次登陆,进攻临海(今属浙江),失利,孙恩投海死。余部由卢循率领继续战斗。这次起义严重地震撼了东晋王朝,对三吴士族地主,特别是以王、谢二族为首的侨姓士族打击尤为沉重。门阀统治由此开始了逐步衰落的历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