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句增损
在曲牌句格中,有不拘句字多少,可以增损之格,如北曲〔黄钟尾〕、〔混江龙〕、〔草池春〕之类,然而也有一定格法,不可随意增损。清徐大椿《乐府传声》曰:“盖不拘字句者,谓此一调字句不妨多寡,原谓在此一调中增减,并不谓可增减在他调也。”因一调有一调之章法、句法及音节,森然不可移易,填词者遇发挥之处,随文势趋下,一泻难收,也须依调循声,铺叙满意,既不逾格,亦不失调。在起调一、二句及收调一、二句,则阴阳平仄,一字不可移易增损,即保头保尾,方为中律。如〔油葫芦〕第二句下可增损,〔斗虾蟆〕第四句下可增损,〔梁州第七〕第十三、四句前可增二言三句,其后可增七言一句,〔贺新郎〕第五句可损,〔收江南〕第四句可损,等等,都有一定之格。填词者须细考旧曲,凛遵曲谱,自能悟之。曲中衬字增损原不在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