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傣族 土司名。元至正十五年(1355)设置。辖境当于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包括瑞丽、陇川两县全境及梁河、潞西南部等地。居住傣、德昂、阿昌、怒等族。其地唐时为金齿主要聚居区。初属元云南行省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平缅路和麓川路。元末,傣族首领*思可法势力渐强企图割据,元王朝两次征讨不成, 升其为宣慰使。明洪武十五年(1382), 任命思可法之子思瓦法继为平缅宣慰使。十七年,升任思瓦法之子*思伦法为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同年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次年, 思伦法发动景东之战, 进行叛乱。自正统六年(1441)至十四年,明王朝*三征麓川,平定思氏叛乱。正统六年废。其地设*陇川宣抚司,与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并称,为明代滇西“三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