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慎用放射性核素
是指孕妇由于诊断或治疗疾病将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使放射性核素由体内对机体照射而言。临床使用的放射性核素多数为短半衰期和发射γ线的核素,产生的剂量一般不会造成辐射损伤。但如用量不当或出现差错事故,也可能发生超限量的内污染而引起内照射损伤。内照射不同于外照射,其特点是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对机体产生持续性的照射,直至放射性衰变完或排出体外。放射性核素吸收入血液后,参入其化学性质相类似核素的代谢,如锶—90,碘—131,铯—137分别参入钙2+,碘-,钾+的代谢过程,并沉积在相应的器官内,在体内沉积较多的器官及其临近组织往往受照射剂量较大,组织损伤也相对大一些。目前核医学检查项目已近百种,已逐渐成为诊断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疾病不可缺少的工具。孕妇在怀孕期间,难免不受放射性核素的影响,已知游离放射性碘及含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皆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蓄积在甲状腺内,进行内照射,使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胎儿生长发育迟滞、智力低下。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应禁止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另外,其它放射性核素也要慎用,尤其是在孕早期,胎儿器官形成期更应小心。当某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蓄积在子宫附近的脏器,可能对胚胎或胎儿进行照射,影响胚胎和胎儿的正常发育或引起智力缺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