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子不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子不语 子不语笔记小说。清袁枚撰。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乾隆进士,历任溧水、沭阳、江宁等地知县。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此书二十四卷,《续集》十卷。书中“广采游心骇耳之事”,“记而存之”,多数为民间流布的有关鬼魅、神怪的传说故事。因“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得名。后见元人说都有雷同者,乃改称《新齐谐》。所收民间传说、故事如《陈清恪公吹气退鬼》、《符离楚客》、《白虹精》、《秃尾龙》、《官癖》、《酖人取香火》、《卖蒜叟》、《万佛崖》、《偷靴》、《狐仙开账》。旧有清乾隆五十三年(1714)随园刻本、嘉庆二十年(1815)美德堂刻本、《笔记小说大观》本等。今有朱纯点校本(岳麓书社,1985)、申孟、甘林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等。 ☚ 同夕误娶 新齐谐 ☛ 子不语 子不语后改名《新齐谐》。笔记小说集。清袁枚作。二十四卷,续编十卷。《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即书名所本。所记皆怪异之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有乾隆五十三年随园刻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1914年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1934年大达图书供应社本。近有1985年岳麓书社朱纯校点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申孟、甘林点校本,1986年齐鲁书社崔国光校点本。 ☚ 虞初新志 新齐谐 ☛ 《子不语》《子不语》
志怪类文言短篇小说。24卷。《续子不语》10卷。作者清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历任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知县,颇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筑室小仓山下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仕,放情声色、广交文士,酷好著述。四方宗仰,是清代著名的诗人、诗论家。晚年号仓山居士。 袁枚以诗名天下,乾嘉时代表诗人。活跃诗坛60余年,存诗4000余首。文章以才气见长,享有盛名,如《祭妹文》、《与蒋苕生书》等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其诗话著作主张“性灵说”,在诗歌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袁枚一生著述甚多,尚有《小仓山房诗文集》80卷、《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等。 《子不语》取名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可见主要是记载鬼神怪异之事。后因元人说部中有同名之书,遂改题为《新齐谐》,但后人仍用《子不语》呼之。书中故事多宣扬因果报应,转世托生、冤魂索命、厉鬼为祟的故事比比皆是。曾借鬼口说出“君须知万类不齐,有人类而不如怪者,有怪类而贤于人者,不可执一论也”,反映出作者对黑暗专制社会的批判,与《聊斋志异》异曲而同工。书中还多处描写了阴曹地府的情景,实际上是人间社会的倒影,吏治腐败、贿赂公行、官贪吏虐、草菅人命的现实象在是人间所习见,“美则过于美,恶则过于恶,极像日下人情世态”一语破的。书中对束缚才智的时文八股及抑制本性的程朱理学多有抨击,对汉学、宋儒极尽嘲讽挖苦,对禁欲主义给予无情的揭露。如“沙弥思老虎”表现了人欲的不可回避。还有些故事表现了对妓女的同情。这无疑是对“万恶淫为首”的封建礼教的冲击。道光二十四年下令禁毁。 《子不语》取材宏富,文章不事雕琢,自然隽永,别具一格。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云:“其人屏去雕饰,反近自然,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自题‘戏编’,得其实矣”。当为的评。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 子不语又名《新奇谐》。笔记。 清袁枚(1716—1798)撰。二十四卷。枚有《小仓山房文集》已著录。是书为作者广采惊世骇俗之事而成,以“子不语怪力乱神”而得名。后见元人说部有雷同者,遂更名为《新奇谐》,但《子不语》一名流传较广,今多仍用此名。成书于乾隆年间,凡三十八万余字。是书旨在模仿《聊斋志异》,然内容甚为芜杂。 多记述鬼怪之恐怖,与《聊斋志异》“托鬼言志”迥不相同。然某些篇章揭露黑暗社会现实,有一定价值,如卷十《狮子大王》写鬼吏制造冤案,卷廿三“饶州府幕友”写鬼魂事涉阴间地狱,实写统治者的贪婪、残暴,卷廿一《江都余事》则直接指斥官吏以权谋私之丑行,卷九《裹足作俑之报》、卷十一《李百年》、卷廿一《奇骗》等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现实矛盾。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评价此书曰:“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 自题‘戏编’,得其实矣。”是书流传较广,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随园刻本,嘉庆二十年(1815)美德堂刻本,《随园三十八种》本,一九八六年岳麓书社铅印本。 《子不语》zi bu yuWhat the Master Did Not Speak Of→袁枚(Yuan Me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