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自发性胆道穿孔
婴儿胆道损伤造成穿孔者极少,多数系原因不明的婴儿自发性胆道穿孔,个别病例可发现胆道下部因胆红素或粘液块阻塞,胰液逆流性炎症,胆总管囊性扩张等因素。早期症状为呕吐、腹胀、肠鸣音消失、轻度或中度黄疸,有腹水征。病儿常先有右上腹痛,逐渐扩散全腹,黄疸逐渐明显,大便灰白,随之出现脉速、体温升高等中毒症状。X线检查显示腹水及肠麻痹征象,偶可发现胆道结石。腹腔穿刺抽出胆汁性渗液或胆汁,可确定胆道穿孔。
胆囊穿孔小,可以修补; 穿孔大,应作胆囊切除。病情严重利用穿孔行胆囊造瘘。胆道穿孔常位于胆总管与胆囊管交界处附近,有时很难发现。胆石压迫所致的自发性胆道穿孔,局部有粘连,故胆汁外溢受限。根据婴儿病情行腹腔引流、“T”管经穿孔引流、修补穿孔,或胆总管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网膜孔附近应放置引流。本病病儿大多危重,腹腔炎症严重,故应采取简便有效手术。